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BASF)拥有160年历史,业务覆盖化学品、塑料、特性产品及原油天然气等领域,2024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90位,而它在湛江的一体化项目,从立项之初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如今,距离它全面投产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巴斯夫湛江基地取得两大里程碑10月7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取得两项重大里程碑:丙烯酸丁酯装置顺利投产、乙烯联合装置以及所有一体化石油化学品装置完成机械竣工。这些成就标志着该生产基地正稳步朝着 2025年底全面投产的目标推进。
早在今年8月11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丙烯酸丁酯装置正式投入运营,较原计划提前完成,并保持零安全事故的卓越纪录。8月17日,湛江一体化基地通过槽罐车运输成功交付首批丙烯酸丁酯,完成新装置投产后的首次客户交付。该丙烯酸丁酯装置设计年产能约40万吨,将进一步巩固巴斯夫在丙烯酸市场的领先地位,为胶粘剂、工业涂料和建筑涂料行业的客户提供关键原材料。此外,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乙烯联合装置以及所有下游石油化学品装置已完成机械竣工,包括环氧乙烷、羰基合成醇、合成气和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标志着该项目从建设阶段正式转入运营准备阶段。这一里程碑确保所有系统已完成安装、连接和测试,为计划于2025年底前的调试和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利润或达12亿欧元10月2日,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凯礼(Markus Kamieth)表示,预计到2030年,湛江一体化基地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将达10亿欧元至12亿欧元。中长期来看,该基地在加强巴斯夫核心业务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大部分工厂预计在2025年底前开始投产。巴斯夫还表示,到2028年,湛江一体化基地的总投资额约为87亿欧元,较原计划的100亿欧元减少了13亿欧元。巴斯夫提到,公司正在进行资本配置,包括已将2025年至2028年期间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的预期付款从170亿欧元降至160亿欧元左右。当日,巴斯夫介绍了其“制胜有道”战略宣布一年以来的最新进展,并重申了其2028年的财务目标。即,到2028年,公司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预计将达到100亿欧元至120亿欧元;2025年至2028年的累计自由现金流预计将超过120亿欧元。
东进西退已成趋势受欧洲能源危机影响,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增长了3倍,欧洲化工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开始了关停潮。巴斯夫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巨头,受能源危机影响、市场疲软、美国关税冲击,集团销售额和净利润也受到巨大影响。2022-2024年,巴斯夫实现营收分别为873亿欧元、689亿欧元、653亿欧元,净利润分别为-13.76亿欧元、2.25亿欧元、13亿欧元。为了稳住颓势,寻找新的增长点,巴斯夫不断向高增长市场(中国)转移产能。2022年巴斯夫在中国投资百亿欧元,建设湛江一体化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生产基地。2024年1月,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单一TPU生产线湛江一体化基地的热塑性聚氨酯(TPU)装置已经在湛江一体化基地正式投产。2024年6月份,巴斯夫投资2亿元,为南京的高性能分散剂等助剂装置扩建产能,年产能4800吨,用于涂料、油墨、电子化学品等领域。2024年12月,巴斯夫重庆MDI扩能项目进入试运营,产能从40万吨/年提升至53万吨/年,产品为MDI、聚氨酯泡沫、涂料等。2025年,巴斯夫杉杉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进入量产阶段,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成功获得宁德时代认证。8月18日,巴斯夫与上海傅利叶智能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合作开发用于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新材料解决方案,重点包括工程塑料、聚氨酯及热塑性聚氨酯在机器人结构及部件中的应用。至此,巴斯夫不断关闭欧洲工厂、加大在华投资的东进西退计划,已经愈发明显。2024年4月28日,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博士在2024国际橡塑展上公开表示:对化工行业来讲,中国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而且这个市场还在快速增长阶段,并预测今后十年,全球大概四分之三的增长都会来自于中国。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