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市场价=促销价=抛货价?纺织市场如今这低到离谱的价格是怎么产生的?

来源:网络 | 作者:化纤头条 | 时间:2025-10-24 10:22:32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进入2025年以后,从坯布端到面料端,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纺织人对价格的认知。原本售价就两三块钱的东西,价格竟然能比去年同期便宜七八毛钱甚至一块,这种离谱的情况已然成为了现阶段纺织市场中的现实,这个价格最终是怎样形成的呢?


市场价=抛货价

最近笔者听到了市场中流传这一个说法,讲的是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决定常规面料价格的,不再是织造的成本,而是几家大厂什么时候决定清库存,这种说法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道理。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织造产能进入了新一轮爆发期,而在这新一轮的增长中,一些原本就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大企业又是扩产的主力军,他们生产出的布质量更稳定,成本也因为规模效应被摊得更低,但同样的,高产能也意味着极高的去库压力。

一些规模庞大的织造工厂拥有数千万米的库存很正常,如果出现资金紧张,或者单纯为了经营需要,想要去掉部分库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低于市场价格售卖,大厂出品的布质量本就有保障,只要这个价格的布不卖完,比它贵的布就很难卖得出去,因此只要给市场释放的库存数量足够多,那这个抛货价格就会取代原来的市场价成为新的基准价格。


市场价=促销价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上游的涤丝市场发生得也比较普遍。这两年内,涤纶长丝经历了多次“横久必跌”的行情。在这几轮行情中,虽然聚酯行业达成了挺价的共识,但这种挺价却在下游的抵触情绪下变成了不断积累的库存,最终一部分企业迫于库存压力选择“促销”抢跑,然而这种促销却会加剧下游的观望情绪,最终演变成为一次又一次的降价。

这种频繁的促销下,促销只能放出,却很难收回,而所谓的促销价,最后往往会成为最终能够成交的市场价。


产能正在逐步控制

无论是涤丝还是坯布,无论是促销还是抛货,都是在产能过剩情况下库存与利润之间博弈的一个结果。但在市场需求增长小于产能增长的情况下,这个博弈所能达成的均衡只能往利润越来越低的方向滑落。

尤其是在企业现金流吃紧只是,如果单纯为了出货回款,为了快速变现,给出的价格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亏钱的,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企业为了生存所作出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却会给企业自身以及市场环境均带来恶果。

如今,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情况,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控制产能。

聚酯端,从今年夏季至今就已经进行了多轮的减产降负,最近节前的这轮降负也受到了市场的肯定,单日涤纶长丝平均产销来到了746%的高位。

织造端,今年夏季织造端减停产的规模几乎达到了历年来的最高,今年国庆期间也出现了较大规模放假的情况,新产能的增长速度也大幅放缓。

但产能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会感受到库存高压所带来的阵痛。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石丽菁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0(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