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时代,全球贸易壁垒正在变得愈发实质化,使纺织人苦不堪言。但就在近期,欧盟与印尼达成新的贸易协定,把纺织品出口关税降低至接近零。
印尼欧盟达成贸易协议
9月23日,印度尼西亚和欧盟在印尼巴厘岛正式签署《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印尼经济统筹部在声明中表示,该协定涵盖货物、服务和投资等领域的贸易自由化。在货物贸易方面,双方承诺取消超过98%的关税税目和占进口总额99%的关税,预计印尼的棕榈油、咖啡、纺织品、鞋类和家具等主要出口产品将从中受益,高科技产品和数字贸易也有望迎来新机遇。
声明说,印尼政府的目标是通过该协定实施实现对欧盟出口增长60%,拉动国民收入增加28亿美元。根据印尼官方统计,2024年印尼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达301亿美元。
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指出,协定不仅涵盖数字贸易便利化措施,还着力推动关键原材料供应链多元化。协定将助力印尼纺织、家具和鞋类等产业发展,同时为欧盟汽车和食品产业拓展市场。
他表示,该协议还将取消对关键原材料交易的限制。他还补充道,该协议将为欧洲出口商节省约6亿欧元(7亿美元)的关税。
印尼与欧盟达成免除关税的协定,对中国纺织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企业或能受益
印尼作为全球十大纺织品生产国之一。据MarketsandMarkets 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2023 年印尼纺织工业市场规模已达 165.4 亿美元。
同时,印尼也是中国纺织品主要的出口地之一,2024年全年中国对印尼的纺织鞋服类产品出口总额达到476亿元人民币(约合66亿美元),印尼与欧盟达成的协定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有助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
同时,印尼的织造产业对中国聚酯长丝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今年8月,印度从中国进口涤纶长丝2.8万吨,同比增长1.18%,环比增长27.72%,是我国聚酯长丝的第六大出口国。
而在2017年以后,印尼也成为了中国纺织产业对外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大量中国纺织企业选择出海印尼。
纺织龙头落子印尼
2018–2022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33.5亿美元。近期,也有多家国内纺织龙头企业斥巨资在印尼投资建厂:
2025年8月26日,华港集团旗下子公司——福华(印尼)纺织有限公司投产仪式顺利举行。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总布局14万平方米建设高档功能性化纤经纬编针织面料综合生产基地,业务涵盖针织经编织造、纬编织造、特殊功能整理加工及数码印花等领域,年产能预计20000吨,年产值可达15亿元人民币。
中国纺织企业鑫海针织有限公司(PT Xin Hai Knitting Indonesia)正式启动在印尼中爪哇省布雷布斯县投资建厂,总投资额达6.75万亿印尼盾(约合4000万美元)。根据公司规划,鑫海针织将在布雷布斯克萨纳区Ciampel村建设一座占地8公顷的现代化纺织厂,计划于2026年7月正式投产,预计将为当地创造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6月,新丰实业(印尼)有限公司(PT Xinfung Industry Indonesia)动工奠基仪式在印尼西爪哇省梳邦智能园区(Subang Smartpolitan)隆重举行。项目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聚焦特种色纺花式纱线的智能化生产,预计建成后形成年产3000吨初步产能。
聚酯长丝的反倾销拉锯
随着印尼本土纺织产能的不断增长,对我国织造原料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在2023年开始,我国的聚酯原料在印尼陷入了一轮反倾销的风波,好消息是,反倾销的措施及时终止。
2025年6月16日,印度尼西亚反倾销委员会(KADI)发布第AD.02/253/KADI/06/2025号公告称,鉴于印尼国内相关产业供给不足,征收反倾销税不符合国家利益,因此,决定终止对原产于中国聚酯纤维长丝纱线的反倾销调查,不实施反倾销措施。
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印尼本土纺织从业者的不满。8月3日,印尼长丝纤维与纱线生产商协会(APSyFI)与商务部贸易政策局(BK Kemendag)举行会议,讨论政府拒征反倾销税(BMAD)对本国纺织业的影响。生产商协会秘书长法尔汉(Farhan Aqil)指出,政府拒绝征收反倾销税,加之中国非法进口产品持续涌入,可能对本国纺织业构成严峻挑战。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