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9日始祖鸟“炸山”之后,国内舆论被彻底引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也下场评论。而在这个事件背后,也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纺织人的思考。
始祖鸟“炸山”引发舆论危机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放烟火。活动相关视频在网络发布,迅速引发网友及户外爱好者对环保问题的集中质疑。
9月21日凌晨,西藏“云端珠峰”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9月20日,《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21日,始祖鸟发布致歉信。
针对该事件,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也相继发声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人民微评:烟花散去不能仅留下道歉》的内容,“希望始祖鸟留下的不仅仅是道歉,还应有保护自然的确切行动”,新华社则发布了《新华视评|致敬自然 无需烟花证明》,认为“真正的敬畏,从不是在人间净土搞行为艺术,而是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和沉默。”
舆论背后的三点思考
始祖鸟本次“炸山”事件,背后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纺织企业参考。
首先,环保概念已深入人心。近些年来,纺织产业内环保俨然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各类再生的、可降解的纤维、面料层出不穷,比如9月20日,恒逸就在江陵签约了一个年产100万吨绿色循环新材料的项目投资协议,其他聚酯龙头企业也纷纷在再生环保领域发力布局。
从政策层面上来说,“碳达峰、碳中和”也已经写入了国家的长期战略,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作出的承诺,因此相关事件一出来,网友群情激愤,这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触动了社会大众对于环保的那根弦。但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了在环保产品领域,市场确实是一片蓝海,还大有可为。
其次,企业宣传谨慎避雷。始祖鸟作为一个高端品牌,为了维持自身的品牌定位,每年需要花费很多金钱举办各种活动,搞一些“先锋视觉”,凸显其自身的与众不同,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每个有追求的品牌都会这么做,但在这么做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宣传时不能踩到大众心中的雷点,过去不少国际大牌也在这方面有过翻车的行为,而朴素的中国消费者也会选择用钱包投票。在9月22日开盘以后,始祖鸟的母公司安踏体育在开盘以后港股下跌幅度逾4%,也反映了市场对该事件未来预期走势的一种判断。
最后,冲击高端不能盲目。目前,中国有很多有实力的纺织企业正处于厚积薄发,向高端冲刺的时间,除了管控自家产品的品质外,想要冲击高端,在大众心中树立品牌认知度更为重要,因此就需要举办种种“出圈”的策划,国外品牌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他们的经验确实值得一定的参考。但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国情和海外不同,消费心理也有很大的差别,很多在国外能够成功的策划,在国内却会水土不服,哪怕是始祖鸟这样的高端品牌,在策划各种活动时同样也应表现出符合大众审美的“接地气”的一面。这次的“炸山”事件,网上的舆论除了表示对环保方面的担忧外,还有很大一块也认为最终烟花达成的效果并不符合大众审美。因此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流行审美叙事,对国内品牌向高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