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聚酯市场行情,和长三角持续的高温天气一样热度不减。涤纶长丝价格稳步走高,继此前连续一周的聚酯原料价格上涨后,8月26日又有部分聚酯工厂上调了部分规格的涤纶长丝价格,市场上涨的势头仍未完全停止。
以涤纶长丝FDY150D/96F为例,其8月26日的主流价格为7150元/吨,较8月7日的6975元/吨上涨了175元/吨,接近两周的时间内持续缓慢爬升。与价格上涨相伴随的,却是产销表现的分化呈现出脉冲走势。
减产与成本支撑推动涤丝价格走强
本轮涤丝行情的回暖,首要原因来自上游环节的减产与成本端的联动。现阶段涤纶长丝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聚酯企业,一旦它们出于亏损压力作出一致性的减产安排,市场供需格局便会迅速收紧。
尤其是在原料PTA同样选择通过减产来稳价的情况下,从上游到中游形成了联动效应,构筑起涤纶长丝价格的支撑。正是这种成本与供给双重约束,使得涤丝价格虽涨幅不大,却表现出稳健向上的态势。这种价格上的韧性,实际上是行业信心逐步修复的前奏。
可以说,价格的回暖是市场回暖的先行指标,丝价的波动往往比下游需求提前显现出变化迹象。
下游开机率回升带动需求预期改善
尽管上半年行情经历过低迷时段,但随着9月传统旺季的临近,开机率已经出现回升迹象。这种回升虽然幅度有限,却足以提振市场情绪。
毕竟,需求的回暖往往不是骤然爆发,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订单的表现来看,八月中旬以来市场订单数量相较六七月明显增多,其中部分外贸订单在关税政策尘埃落定后重新启动。
这些信号虽然尚不足以彻底扭转供需格局,但已为“金九银十”的行情铺垫了氛围。市场各方均在谨慎乐观中调整策略,织造企业不再过度压缩开机,而上游工厂也通过稳价策略维持动态平衡,这正是旺季前夜市场逐步回暖的真实写照。
市场形成动态平衡
当前市场的微妙之处在于,上下游均保持谨慎,不敢过度押注行情。上游企业汲取去年透支行情的教训,不再通过大幅涨价来刺激短期产销,而是选择小幅、稳步地推升价格,以免打破下游的盈亏平衡。
同样,下游织造企业面对库存压力和不确定订单,也不敢盲目加大生产。在这种心态下,市场上下游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价格不急涨,开机率不急升,市场维持着相对稳定的运行节奏。这种格局意味着,一旦有足够的订单释放,便可能迅速打破平衡,带动行情走向新一轮高潮。
随着金九银十旺季的临近,季节性需求的释放,外贸订单的恢复,以及内需消费的改善,都可能成为点燃行情的变量。因此,当前的谨慎观望,并不是市场缺乏动力,而是为旺季蓄势。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