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
两组数据,见证一个厂区的快速蝶变,透视一座城市的产业跃迁:耗时100多天,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的闲置造船厂重新运营投产,已开工造船70余艘,订单排到2029年;产值增长64.1%,上半年辽宁大连规模以上船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一艘艘船舶下水交付。
《经济日报》报道: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里,一卷卷工业丝“排着队”等待被装箱运往东南亚。外贸总监沈晓丽的手机屏幕上,弹出越南客户的最新订单:“东南亚地区是全球纺织业转移的核心区,但没有形成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上游原料有很大缺口,是我们近年来主要发力的市场。”
恒力化纤工业丝年产能高达80万吨,要求销路必须稳定可靠。早些年,公司的出口方向以欧美日韩为主,不乏一口气签下数百万美元订单的客户。随着贸易壁垒的增加,一些客户提出暂停合作。
与个别公司的分袂虽不至于动摇根本,但也倒逼恒力化纤重新审视全球市场布局。“仔细研究发现,机会其实很多。”沈晓丽细数:东南亚有产业链转移与政策红利;非洲市场需求量大,用工成本低;中东工业用电、天然气成本都低,还能辐射周边……
新市场的大门并非一叩就开。当采购商捏着样品摇头言贵时,沈晓丽被戳中痛点:新市场要的是低价,恒力化纤走的是高附加值产品路线,匹配度不高。“好在我们在国内有全产业链优势,供应上自主可控,成本能做到最优,客户需要什么,我们都尽最大努力去满足要求。”沈晓丽说。
一家汽车安全带生产企业向恒力化纤提出,需要自带颜色的纤维丝,这意味着要在原料中加入色母粒后再纺丝,但丝的强度会因此降低,就不能用于制造安全带,技术难度很大。经过一年多合作攻关,汽车安全带用有色丝终于造了出来。这一成果不仅让恒力化纤出口到这家企业的产品量增加了30%,更让双方建立了深厚互信。
“以需定研”让恒力化纤在新市场站稳脚跟,近两年里,新市场出口额在其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到六成以上,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年增长率达30%左右。
新兴市场的增长填补了传统市场缺口。恒力化纤每年仍稳定保持10%的增长。“现在最需要的是远航线的海运专线,提高时效、降低价格。”沈晓丽说,“只要敢闯敢试,海外市场永远有属于中国企业的机会。”
《光明日报》报道:
一个个新突破在渤海东岸绽放华彩。恒力集团在全球首次应用全加氢工艺,将原油利用率提高5%;打破国外行业垄断,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基地、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大幅降低我国对乙二醇等高端化工原料的进口依赖度;瞄准芳烃、烯烃的下游产品和新材料,加速国产替代进口,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5年间,恒力集团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石化领域,跨行业挺进船舶制造,累计完成投资超3000亿元。
近两年来,恒力集团旗下、新组建的恒力重工集团沿着海洋强国的航线溯游而上。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介绍,集团一期项目“海洋工厂”向着世界一流的绿色船舶建造基地的目标航行,新造船订单已排至2029年。今年5月集团成功上市,成为国内“民营造船第一股”。历经5个月,一座由17个超大型车间构成、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于今年拔地而起,二期项目“未来工厂”智能化水平、新技术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四面环海的长兴岛,不仅承载着行业龙头“大块头”,还孕育着专精特新“小巨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加速奔跑。
这里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汇聚了恒力重工、大连船舶重工等企业,形成了集船舶设计、建造、维修、配套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些企业正发挥“链长”优势,深入实施船海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动船舶海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绘就向海图强新蓝图。
“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对标世界一流,为我国临海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开辟出一条环境友好、低能耗、高产出的发展新路。”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峻峰介绍,园区内已建成的三家企业全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光明网报道:
恒力重工的“未来工厂”则以另一种方式刷新行业纪录。2023年投入运营后,第二年便开工建造第一艘30.6万载重吨VLCC(即超大型原油船),并顺利建成交付,打破了新船厂需要3年至5年磨合期的传统认知。该船以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机舱和生活区。恒力重工为欧洲船东定制的1.3万立方米C型双燃料罐,兼容LNG与氨燃料,创下全球最大容积纪录。“一个月拿出方案,这种速度全球罕见!”总经理王孝海的底气,源自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
截至7月份,恒力重工今年已新开工船舶30余艘,交付7艘,其中18.1万载重吨散货船成为国内首个在船台建造并下水的同吨级船舶,也是全球船台建造最大吨位纪录的缔造者。
随着“未来工厂”的投产,恒力重工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一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基础更实,步伐也更加坚定。恒力重工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加工钢板230万吨,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生产发动机180台,年产值将突破700亿元。
近日,恒力重工成功签下多艘大型船舶建造合同,涵盖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等高端船型。其中,LNG双燃料苏伊士型油轮为国际主流大型原油运输船,具有大载量、低油耗、环保性能优异等特点,充分体现了恒力重工在高端船舶设计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船舶制造市场的竞争优势。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