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纺织市场,“询单”、“打样”已不再是简单的订单前置环节,而是品牌方试探市场、供应商争夺份额的重要战场。这些看似分散的询样需求,往往藏着比任何行业报告都更鲜活的市场信号。
透过它们,下一季面料的流行轮廓悄然显现。
单一性能“失宠”,功能复合成刚需
在众多面料询样信息中,“功能复合”变得愈发常见,单一性能的面料逐渐难以匹配终端消费场景的多元化需求,“一布多能”成为面料研发的核心方向。
以弹力面料为例,虽说常规类面料(四面弹、高弹春亚纺等)仍占据着主流市场,但混纺型面料的增长空间亦不容忽视。其中,T400酷丝棉2/2斜面料就颇具代表性,它在保留T400纤维持久弹力的基础上,融入改性涤纶,使其既具备“棉”的亲肤性,也有涤纶的悬垂性与透气性,同时将平纹组织变化为斜纹组织,进一步增强了面料的耐磨性。这种“弹力+亲肤+耐磨”的复合设计,既满足了多场景需求,又兼顾了美观、功能性与舒适性。
吸湿速干面料的研发则走向了“精细化”。比如,在采购时,对全涤面料提出“纬纱双股”的要求,双股纬纱有效解决了传统速干面料易变形的问题,经过多轮测试使面料达到“吸湿速度”与“干燥速率”的动态平衡——太快干易使面料变得僵硬,而太慢则失去了速干的意义。由此可见,最终能获得品牌方青睐的面料,往往是在舒适性和功能性上做了最优解。
质感升级,肌理感决定最终呈现
如今,询样过程中对面料“质感”的描述愈发具体。从“磨毛”到“起绉”,从“提花”到“珍珠点”,面料的质感将直接决定服装风格的最终呈现。
进入下半年,“绒感”面料热度逐步提升。比如,求购锦涤缎桃面料时特别强调了“绒感要好”。锦涤缎桃又名仿醋酸绒,是一款混纺面料,其绒感源于原料特性与工艺设计的双重加持,锦纶赋予面料天然的柔软基底,而涤纶则通过高强度特性支撑绒毛形态,避免绒毛出现易倒伏等问题,让绒感更持久。从工艺来看,锦涤缎桃不同于普通磨毛面料的粗犷处理,磨毛时多使用超细砂纸,形成“触之有绒、观之隐绒”的细腻质感,是服装、家纺面料的主力军之一。
作为集“弹性”与“肌理感”于一体的跑量面料,四面弹珍珠点面料同样别具匠心,它的弹力主要来自经向与纬向的弹性纤维,能使穿着者在大幅度活动时,仍能贴合身形且不易变形。从质感来看,珍珠点打破了四面弹“光滑单调”的传统印象,通过光影在颗粒上光影折射形成低调的光泽变化,使成衣在视觉上更显精致,解决了功能性面料“实用但缺乏质感”的痛点。
“询单”、“打样”,本质是市场在“试错”中寻找确定性。而下一季的流行密码,也从来不在遥远的秀场报告里。
那些能通过多轮试样的面料,往往兼具“功能性、质感与场景适配性”三大特质。对供应商而言,看懂打样需求中的趋势信号,就能提前布局研发;对品牌方而言,抓住试样中消费者的“隐性偏好”,就能在新品竞争中抢占先机。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