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内卷”一词成为诸多行业发展困境的生动写照。纺织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同样深陷“内卷式”竞争的泥沼。不过,随着政策层面的高度关注以及行业自身求变意识的觉醒,一场纺织业的“反内卷”行动正在全面展开。
自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纳入关键任务,政策层面的导向已十分清晰。6月27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并将于10月15日起施行,更为规范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此背景下,纺织业迅速响应,积极探寻破局之道。
行业“内卷”现状
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凭借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纺织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同时,大量企业涌入市场,盲目跟风生产热门产品,导致产能迅速扩张,累库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陷入恶性竞争。
与此同时,行业内供需错配风险也在不断上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品质、个性化和功能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纺织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传统的中低端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又相对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供需错配。这种供需失衡不仅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还制约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如何破局“内卷”
创新驱动:点燃发展新引擎
在“内卷”的困局中,创新无疑是纺织业突出重围的关键利刃。
从纤维材料领域来看,不少企业致力于开发新型纤维。如东华大学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出一种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新型纤维。这种纤维能依据外界温度变化自动调节织物的温度,在寒冷环境中可储存热量,炎热时则能快速散热。通过将该纤维应用于户外服装面料的生产,企业成功开拓了高端户外服装市场,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工艺创新同样成果斐然。传统的纺织工艺在效率和质量上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一些企业便引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纺织工艺。例如,与传统印花工艺相比,数码印花工艺不仅能实现更为精细、复杂的图案印制,还能缩短印花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减少了对传统印花版的依赖,企业在产品设计调整上更加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产业升级:迈向高端价值链
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纺织业摆脱“内卷”,迈向高端价值链的必由之路。
在智能化转型方面,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与传统生产线相比,自动化生产设备不仅减少了人员需求,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绿色化转型同样刻不容缓。纺织业作为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纺织业绿色发展标准,包括环保材料使用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在这些标准的引导下,众多企业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比如,某印染企业投资建设了中水回用系统,将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了70%以上,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水排放。同时,企业采用新型的环保染料,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产品也因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由此可见,纺织行业的“反内卷”行动,不仅是应对当下困境的必然选择,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未来,随着“反内卷”行动的深入推进,纺织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升级将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反内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各项举措的落实。只有这样,纺织行业才能真正摆脱“内卷”的困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