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涤丝价格连续上涨,本周原以为涨势能缓和一点,结果产油国集体减产,原油单日暴涨6%,最终导致涤丝10天累计上涨超过500元/吨。
原料涨价这件事情,对纺织企业来说还是比较平常的,以往涨得厉害的时候,一天原料涨个三四百也不是没有见过。但现在这个时间点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对市场来说还是稍微显得有些尴尬。
被压缩的利润
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长丝织造行业织机规模达到83.6万台,其中喷水织机77万台,同比增长5.48%。2022年全年我国化纤长丝织物总产量达到595亿米,同比增长6.82%。
坯布的产能一刻不停地增加,但因为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原因,需求却停滞不前,哪怕国内需求在增长,外贸却因为美联储加息、通货膨胀等因素有些萎靡。
供大于求,市场就卷了起来,利润就不可避免地被压得极低。
“我们现在做出来的布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主打一个性价比,全靠走量,不过好在量比较大,机器也比较少,企业经营还比较顺利。”某生产仿记忆的纺企负责人沈总说。
对于一些功能性产品,客户很多要么压价,要么就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替代品,哪怕性能差一点也能接受;对于一些常规的产品,大部分的客户对性价比的要求也已经到了极致,有的时候,一些纺织企业做面料,从外面买的坯布,甚至会比自己厂里做更便宜。
报价的改变与否
在利润很低的时候,很多企业靠着跑量,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日子总归过得下去,但随着原料价格上涨,很多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首先,原料涨价必然会导致一部分面料的“面粉比面包贵”。为了出货,有一部分纺织企业选择把涨价“硬吃”下来。
主营仿真丝的童先生说:“我们的产品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本身货就比较难卖,大家都不涨价,光我们涨价货就卖不出去了,为了出货,我们只能自己消化这波涨幅。”
不过,短期的亏损纺企或许能够接受,但长期系统性的亏损则代表慢性死亡,也有部分坯布已经涨价了。
贸易商刘女士说:“现在我们去拿坯布,有库存的那些基本能按原来的价格拿,但如果没有库存要现做,价格可能就涨了。”
涨价与减产的博弈
涨价不涨价,主要看的是下游的接受程度,下游能接受自然你好我好,但当下游不能接受的时候,就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了。
一部分的纺织企业选择继续全力生产,做库存,当然这样做也是有一些风险的,现阶段虽然织造企业手头上的坯布库存量不算特别高,但贸易商手里的布并不少,总的来说现在市场上坯布的存量很高,这个时候继续做库存可能会在手里压的时间比较久,对资金的考虑比较大。
另一个手段就是降低开工,看看能不能把仓库里的原料多用几天,说不定拖几天原料价格会回落。正好到了清明假期,给了纺织企业一个放假的理由。
“我们清明节放了一天,听说有的企业清明节放假了三天,现在的原料价格太贵了,我们判断现在是原料价格的高峰,想等高峰过了再买原料。”一家生产春亚纺的织造企业负责人张总说。
从聚酯产销我们也能看到,本轮接近两周的涤丝涨价中,聚酯平均产销超百的日子实际只有一天,其中也是有原油暴涨的刺激。
现阶段,织造和聚酯的博弈已经进入白热化,一边在涨价,一边却“躺平”,这种博弈还将在未来持续一段时间。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