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海运迎来“当头一棒”,出口实现“三连跌”,外贸人何去何从?

来源:环球纺织 | 作者:环球纺织 | 时间:2023-03-03 11:27:38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2023年初,海运集装箱就迎来“当头一棒”!

亚洲18个经济体,1月份对美出口箱量下降1,468,276个标准箱,降幅为20.1%。1月份对美出口箱量:中国大陆下降25.4%,中国台湾下降28.5%,(东盟)国家下降11.8%,足以说明需求严重不足。

国内不少重要港口,如上海、天津、宁波等,海量空集装箱堆积如山,上海港甚至将集装箱堆到太仓去了。缺少海运需求,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已直线下跌超80%。

海运集装箱的惨淡景象,折射的是其实我国外贸经济下滑的现状。贸易数据显示,2022年10月-12月,以美元计价,我国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0.3%、8.7%、9.9%,实现“三连跌”。

“订单大跌、甚至一单都没有!”,珠三角、长三角的老板们陷入绝望,开始大幅“裁员减薪”。如今的深圳龙华人才市场,人头攒动,大批失业工人在此滞留多日......

欧美抱团

外贸下滑成难题

国内外贸出口罕见持续下滑,老美作为我国最大的客户,自然脱不了干系。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末,美国制造业订单同比减少40%。

订单下降,无非是需求减少和订单流失。换句话说,要么是别人不买了,要么就是被抢走了。

然而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老美的需求并没有萎缩。2022年美进口贸易额为3.96万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5561亿美元,刷新商品进口额纪录。

在暗流涌动的国际背景下,西方“去中化”意图明显。自2019年,苹果、阿迪达斯、三星等外资企业开始加速撤离中国,转向越南、印度等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足以撼动“中国制造”的地位。

据越南统计局数据,2022年美对越进口订单下降30%-40%,仅去年第四季度,当地就有约4万名工人被迫下岗。

北美需求在增加,亚洲订单却在下滑,老美到底在和谁做生意?

目光还得回到欧美身上。据2022年贸易数据,欧盟取代中国的地位,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对美出口达9千多亿美元。第二的位置,让加拿大用八千多亿的数额夺去。中国持续下滑,就连第三,我们也不敌墨西哥。

国际大环境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欧美人“关起门来做生意”,听起来都是企业或个人难以左右的大势。但中国人要求生存、搞经济,就必须冲出一条活路来!

祸福相依

倒逼产业升级加速

年底,官方公布202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时,首次指出“外需走弱、订单下降”的严峻现状。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订单减少或将为常态。

过去,国内外贸企业一直以欧美为主要出口市场。但如今中西摩擦愈演愈烈,欧美也开始抱团“自产自消”。生产便宜好用的产品,对中国外贸企业来说并不困难。但面对欧美这些老牌工业国家,就显得竞争力不足。

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如何提高出口产品价值,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发展,才是我们应当未雨绸缪的方向。

产业要想转型升级,技术研发必不可少。研发分为两种,一种是优化工序,降低成本;另一种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产品。经典的例子是,在生物制造行业,我国正是靠着酶技术自主研发,带动全球产业链的巨大变革。

21世纪初期,大量热资本涌入抑老市场,洋品牌的抑老制剂以万元/克的价格,收割国内老人。2017年,国内首次攻克全酶法制备技术,效率达全球最高,纯度为99%,但价格却收缩90%。在此技术下,国内涌现出一批以“若返”为代表的健康制剂。据京东健康公布数据,该品已连续四年霸榜热销品首位,将外资品牌远远甩在身后。

不仅如此,在和外资竞争中,国产“若返”制剂添加复配成分,以技术为优势生产高端制品,一年创下51亿细分市场营收,让海外客户争相来中国寻找订单。

外贸不振,为国人敲响警钟。在失去传统优势的同时,我们应让技术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底气。

产业转型“阵痛”

两亿外贸人何去何从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641万外贸行业,分布情况如下:批发与零售行业占比51%;工业制造业占比18%;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占比9%;商业产业服务业占比8%;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行业占比9%;其他行业占比约5%,整体外贸企业呈多元化趋势发展。

一、外贸形势趋紧

现在不仅是国内各大港口的集装箱货柜出现大量空置的情况,很多工厂企业更面临着无单可做的窘境,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甚至连进厂的“资格”都没有。

一方面是三年疫情叠加国际事件加剧,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高需求端持续疲软,另一方面则是以东南亚地区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国家正在加速崛起,中低端产业链竞争愈发激烈。

二、市场需求变化

外贸订单流向深受供需两端成本变化的影响,在相同生产效率及质量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廉,资本就会越青睐。伴随着我国四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内制造业总体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已不容忽视。

疫情刚刚平息,供需双方都在勒紧扣腰带过日子,这种倾向会迅速反应在整体外贸市场。从趋势上看,目前全球很多中低端产业链正在加速向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转移,且各国在高端产业链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过去我国生产的商品大多出口到需求相对旺盛的欧美国家,不过自从国际事件加剧后,欧美各国都开始聚焦制造业回流,把生产线搬回国内。部分国家更是有意与我国经济“脱钩断链”。去年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就是因为许多中国工厂被迫在墨西哥设厂,也是一方面原因。

目前全球产业链格局呈现出中低端行业“全面绞杀”,高端行业“群雄逐鹿”的现状,要想拿到生产订单,要么在成本让利或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么就在技术上独一无二。

生产便宜好用的商品,对中国来说并非难事。但前有欧美“虎视眈眈”,后有东南亚“蓄势待发”强敌环伺下,我们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出口,布局未来五十年的经济轨迹。

但技术研发并非一日之功,产业升级也要经历“阵痛”。在此期间,如何维持当下经济平稳,也是重中之重。毕竟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经济疲软,关乎着近2亿外贸人的生存问题。

“时代的任何一刻泥沙,落到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中国的民间力量,撑起了开放四十年以来,从无到有的“中国制造”。如今国家发展即将迈向新的台阶,人也不应被落下。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