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纺厂行业,早过了随便开家厂就能盈利的时代,现在的纺厂筹建,要考虑的事情比以往多太多了,今天,我们聊聊纺厂设计这事。
首先,你为什么要建一家纺厂?
投资者,必须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单纯的“盈利”,而又不是纺织业的相关经营者,那么,锦坤盈直接劝你不要开这家纺厂。
正在经营纺厂的人,很多都的盈利情况都不咋的,就别说完全一张白纸的新入行人员,当然,不是没有成功机会,而是这个成功机会太低。
聘请了怎样的核心团队骨干?
纺厂这行业,进入的门槛,是比较低的,除了大固定资产投入和大运转资金需要,基本没有特殊进入门槛。
不需要特殊许可证,没有特殊排污许可证,单一个厂的也不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可以说,只要有钱,想开就可以开。
但这个门槛低的行业,里面的层级却非常的分明。
举个例子,一件T恤,从几十块到几千块,都有人卖。
做出一件卖几十块的T恤,很简单,但做出一件卖几千块的T恤,难度不亚于做出一台买几千块的手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几千块的手机的全球一年产销量,绝对比几千块的T恤的全球一年产销量要高。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低门槛行业的内部层级。
纺厂投资人,请了怎样的核心团队骨干(生产负责人,销售负责人),基本就决定了这个纺厂的层级了。
奉劝这些纺厂投资人,如果你把纺厂还当成是出卖体力就能盈利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锦坤盈劝你去富士康旁边,搞个配套的电子厂,你的成功率,还会高很多。
计划生产怎样的质量目标的产品?
这个很重要哦,直接决定了选怎样的机型,怎样的专件配置,怎样的空调设计,关系到很多车间运转需要的预留位置,都会因为不同的质量要求而完全不一样。
而且,2018年决定新建一家纺厂,如果不是奔着5%的质量指标去,那锦坤盈真的建议你不要建了。
定了高目标都不一定做得到,还定个低目标?那么不亏本就有鬼了
选择用什么厂级的设备?
清花,建议三个厂家:青岛、郑州、金坛。
青岛和郑州,基本没有什么大区别,无论机型原理和质量价格。非要说的话,就是青岛以前的那个立式三刺辊清棉机,真差到不能再差,但最近改型了,换成了1115,差不多就是豪猪的改进型,效果很可以。而郑州的那个卧式的清棉机,虽然比青岛的立式三刺辊要好,但也是差不多原理,对棉花纤维的伤害还是比豪猪高不少的。但这些,都在技术深究里面的旁枝末节,不影响大局,都能选用。
而金坛的清花,还真很多特殊的改进,设备原理跟青岛郑州这些主流机型差异很大,在不少厂家的实际使用中,都有特殊的优势,价格上,也有不少优势,对于一些资金有点紧张的厂家,值得考虑的。
梳棉,可以青岛和郑州的都不错啦,值得一提是,青岛的自动换桶是两个桶的机构,郑州的是三个桶,比较省地方。那些还想着去买186的行家,锦坤盈建议你还不如去买二手梳棉。
立达和特吕,都是不错的,但就是贵嘛,产量真的不低,还真能开出国产机开不出的产量。
能不能升产量不降质量,那要看实际运作的那位的本事,做不到不能怪设备,但某些厂家对质量要求不高,对产量要求高,立达和特吕就非常适合这些厂家选择了。
精梳,经纬、凯宫、立达,都是不错的选择。
经纬和凯宫没有大的区别,在并卷的工艺上,锦坤盈觉得凯宫略微有点优势,使用的时候破卷沾卷没有那么多。
立达精梳,那当然好,全世界最好的精梳设备,没有之一,精梳条质量好,落棉率有优势,产量高,最新的E86号称一台一天2吨,
,这么算,一台都要顶其他厂家的一套了;省地方,唯一缺点就是贵,很贵。
并条,天门,宝花,立达,特吕,都很好,锦坤盈都觉得他们对得起各自的市场定位和价格。
末并,如果资金允许,强烈建议用进口的。谁用谁知道。
各位设计人员一定要记住,全部纺机厂的号称产量速度,都是吹牛逼的,而其中并条机的厂家,那是吹牛逼吹到天上去。某些并条机小厂,号称能开500实际中只能开200,很常见。
并条机是看起来纺机里面最简单的,但并条机的设备制造要求,是纺机制造里面要求最高的,很多民营纺机厂,都想以并条机起步进入纺机制造行业,但第一步就掉这个坑里面就义了。
粗纱,宏大和环球的,都行。
粗纱更多的问题是在电器设备上,机械上的,基本一模一样了,都怀疑他们是不是用同一份图纸的
细纱,榆次,上海二纺机,贝斯特,好像都各有优势,这个选择,主要还是实际操作人员对那款机型比较熟就选哪个。质量产量,都在同一水平。
经纬榆次,毕竟是主流,机台扎实,没啥大毛病。
上海二纺机,很多厂家说他们的集体落纱好用,留头率高,平时的断头率也低。
贝斯特,国内南方用得不多,但长江流域以及更北的地区,市场占有率不低。很多黏胶,或者各种化纤的厂家选用。
细纱,特别是现在的长车,对建筑地平是有比较严格的要求的,特别是沉降问题,这必须考虑在内。
自络,国产的真心不行,不是锦坤盈不爱国,我买瓶啤酒,都不买韩国的,但国产的自络,真心很难用,经常坏,买了十台平常坏机停着三五台,很正常。
村田,萨维奥,赐来福,三大品牌都行,风格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最近几年,萨维奥风头正盛,抢了很多之前村田的市场份额。
村田的平常使用比较方便,容错能力较强,维护要求低些,但筒管破坏较大,赐来福的好像近年不是很专注于棉型纤维,最近(2018)的报价,是他最低,但好像不见得有多少市场占有率,有行家说,赐来福在麻毛绢上,是很强的。
一个车间要多大?
比较好的纺厂车间大小,锦坤盈认为是5-7万锭。
空调和滤尘的数量比较好配,清花的数量也是。
但最大的理由,是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管理能力极限的原因,这个大小的纺厂车间,管理人员数量很好配置,而又没有超出管理极限。一个普通的车间中层,很少有可以能够管好8万锭以上的,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如果招聘车间中层,都搞到百里挑一的话,那么很难顺利运作了。
前工序一定要预留设备富余。
在各工序机台数量配置的适合,绝对不能老板说打算做40支,那就完全按40支的各工序产量算出机台数,那就这个数量配置。
设计一个纺厂,是要考虑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经营计划,今年40支好卖,不代表明年继续好卖,五年后好卖,十年后好卖。
包括不同的纺材的变换可能,精梳,赛络纺,紧密纺的升级空间,这些都要考虑。
还有哦,机台是会坏的,并粗,是坏机大户,这两个工序配多些,是很必要的。
纺机厂帮忙出的机台排列设计图纸,只能礼貌的看看之后烧了。
纺机厂的售前服务人员,目的是卖机,而不是帮你管理纺厂日常,为了卖出机台,这些人什么事都会干出来,刚才前文不是说了这些人的吹牛逼特性了么,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一个告诉你不会喝酒的纺机销售人员,你要他喝一斤才定合同,他绝对能喝两斤。
而且,这些人的纺厂设计水平,还真很不咋的。锦坤盈在过往的工作里,遇到的各种不负责任的纺厂设计,真不少就是纺机厂的人设计的。就没听过纺机厂销售人员最里面说过“不行”两个字的。
纺机的各种专件的选择
很多人以为画了个机台排列图,那么纺厂设计就大功告成,其实才是刚开始。专件选型这个事情,比画机台排列图繁琐十倍以上,不同的品种导致从前到后各工序都会有些不一样的专件选择,清花梳棉不同打手不同针布,只是最基本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多着呢,这里随便说几个,不是锦坤盈藏私,而是不可能在这篇幅里说完,不同的纺材要求不同的空调环境这要考虑,二并三并这个当然也要考虑,不同纺材适合的牵伸也不一样哦,为啥赐来福在毛麻绢 很强,这也是有他的技术优势的,不同的专件厂家的选择,例如针布、皮辊皮圈,都要选择的。
半成品容量,也算是纺机专件的选择之一,一般来说,越大越好(除非是配合一些特殊的操作法要求),别以为大了之后会产生同一容器内部的质量差异,其实这个质量差异比起容量小而造成的各种生产不便导致的质量差异,小得多。
以上这些专件选择,其实全部都可以逐一跟纺机厂商量规定的,如果全交给纺机厂去帮忙配的话,如果是以上提到的正规厂家,那还不会很差,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效果,如果是什么小纺机厂,那把配套专件交给他们配置的话,等死吧你
。
各种投资的选择,绝不能只奔贵的去。
如果你本来是个纺厂经营者,相信你很可能会天天听到你的下属说,就是因为老板你小气不买先进的贵价设备,所以他们才没有把事情干好。
但其实,能够把先进的贵价进口设备,完全发挥出其价值的管理人员,是绝对不会说这句话的。
纺厂,是说盈利的,高的固定资产投入,导致的每月折旧分摊和利息成本,都已经压得绝大部分纺厂透不过气,国内非常多全进口设备的纺厂,运作几年之后停产关门大吉。
库房:
锦坤盈没见过纺厂的库房是够用的,所以,在纺厂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合理些安排这些库房的位置。
综述:
一篇文,说不完纺厂设计的所有事情,这里也只是蜻蜓点水的说说,就算是华东地区的几家纺织设计院,那些刚毕业几年没多少纺厂实操经验的师弟师妹,设计出来的图纸都是错误一堆,欠考虑的事情太多。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