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50指数”从时序上反映了盛泽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反映了企业的景气状况。它是以盛泽地区生产规模最大或者较大的50家丝绸化纤织造企业的净现金流为依据,按月度统计发布。盛泽50指数反映了盛泽地区主要企业的经营效益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变化。盛泽“50指数”采用定基指数法,即以2007年8月为基准期,从纵向的角度提供一个标杆,为企业和市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参考基准。
据国家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下称“盛泽指数”)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盛泽“50指数”小幅回落,收于1028.45点,与2022年12月份相比,下降了10.95点,降幅为1.06%。(下图为50指数走势图)
一、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下影响1月份50指数下降的因素
1、春节假期到来,市场面临“空窗期”
1月中下旬迎来春节假期,月初开始纺织市场开始陆续停工,因此盛泽织造市场整体处于休市状态中,市场有小半个月没有产生交易。1月末,纺织市场开始陆续复工,大部分企业也需要一个缓冲期,加上原材料一开张就涨,织造企业基本都是安排恢复生产为主,或许处理年前的单子,囤货操作较为谨慎。
2、政策放开,受影响开机难以上涨
1月份正处于疫情全面爆发阶段,厂家由于公共卫生原因产能大幅下降,当前工厂多处于年末收尾状态,工人因疫情影响到岗生产,因此多数工厂选择降负或者停车放假。1月份江浙地区开机率上升困难。
3、工人大幅提前返乡,用工荒到来
政策开放,很多疫情三年没有回家的纺织工人都准备回家过年,并且为了避免临近春节防控形势进一步收紧,大部分返乡工人都准备提前出发。纺织行业各类工厂,在一月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了工人流失的情况,生产效率小幅降低,市场上即使有订单,纺织企业也较为谨慎,不愿意接年前急单。到1月中旬,织造市场基本已经完全停产。
二、下面从分类曲线走势具体分析影响50指数上涨的原因
注:以下四类曲线图表(平均销售总额、平均销售重量、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平均总工资)均为50企业分项指标综合变化趋势,曲线仅反映盛泽地区主要企业的经营效益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变化。
平均销售总额显示“50企业”销售量、以及产品价格变化。从平均销售总额曲线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月“50企业”平均销售总额收于409.9562,与12月份相比,上涨了105.8778点,涨幅为34.82%。进入1月,开机率小幅回升,临近年末库存有所消化,企业按需囤货,1月涤纶长丝产销较好。因此1月份的平均销售总额要高于12月份。
平均销售重量显示“50企业”销售布匹、原料的数量,进而显示市场活跃度。从平均销售重量曲线走势图上可以看出,1月份“50”企业平均销售重量收于221.2286,与12月相比上涨了30.7526点,涨幅约为16.15%。1月由于年末订单下达,有订单赶着年前出货,下游织造厂家处于收尾阶段。因此1月份的平均销售重量要高于12月份。
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显示当月企业采购情况以及生产积极性。从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走势图上看,1月份“50企业”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与12月相比有所上升,收于236.6786,上涨了18.7312,涨幅为8.59%。进入1月,下游纺织企业对于年后的市场普遍信心较高,临近年关织造企业原料适度补仓,多为年后开车做好充足准备。因此1月份的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要高于12月份。
从平均总工资曲线走势图上看,1月份“50企业”平均总工资较12月份稍有上升,收于1320878.19点,上升了49468.3046点,涨幅为3.89%。因为纺织市场的薪酬大多是平时发一部分,年前再补发一部分,并且补发的部分份额往往不小,尤其是各类业务员。一月是年前最后一个月,所有纺织员工的年终奖、业务费都会在一月结清,因此一月的平均总工资要超过12月份。
三、后市预测
随着纺织企业在一月份陆续停产放假,整个纺织市场将进入停滞状态。尤其是到了1月、中旬春节期间,市场将完全停摆。并且这种状态将延续到年后15天,因为印染等各类工厂往往在年后15天才能恢复生产。但因为政策的放开,年后的纺织行情市场普遍信心充足。预计市场将在2月底陆续回暖,在3月会有旺季到来,而2月的50指数将继续走低。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