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出口数据
根据海关总署11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按美元计,在主要市场库存积压、需求下降、订单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10月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和环比降幅扩大,其中服装出口下降明显,同比下降17%。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人民币计:2022年1-10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800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4%,其中纺织品出口8259.5亿元,增长8.4%,服装出口9747.5亿元,增长8.4%。10月,纺织服装出口1734.2亿元,下降7.3 %,环比下降8.9%,其中纺织品出口787.5亿元,下降2.6%,环比下降3.8%,服装出口946.7亿元,下降11%,环比下降12.7%。
从上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10月的服装出口下降。面对如此严峻的外贸数据,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01订单延误,纺织服装出口受到影响
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多地发散,导致整个纺织市场接近停摆,工厂停工后订单有所延误。纺织服装的整个产业链都被打乱了,客户出现退单、索赔等现象。随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整个产业链的恢复较为缓慢,导致每一季节的服装都有所延迟。另外,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不景气,不确定因素陡增,导致终端服装企业下跌更为谨慎,观望时间延长、推迟下单。
0210月“圣诞季”订单已接近尾声
对于出口订单来说,“圣诞季”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下半年的需求较大。出口订单从服装企业下单到制成成衣出售,至少要耗时3月。要想赶在12月的圣诞购物季销售成衣,订单至少从9月就开始下达,因此9月的织造市场反馈外贸订单有明显增多。而10月,多数是补单、翻单,数量则小于9月。这也是为何织造市场能够明显感受到10月外贸订单零星下达,新单跟进略显乏力。
03我国全球纺织服装出口份额下降明显
全球纺织服装出口最大市场为中国,但是近些年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以及东南亚等市场发展,中国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下图为疫情爆发之前全球纺织服装出口状况。然而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贸易受海运费、疫情防控措施、 贸易战等影响发生一定变化。
中国在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市场中的份额 2015 年达到 38.2%,之后处于下降状态,2019年已经下降至33.9%。在我国出口份额下降的同时,印度、巴基斯坦及孟加拉出口份额增长率超过 30%,土耳其也实现 26.6%增长。可见我国的服装外贸订单转移明显。尤其是去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海运费高企、全球大通胀等使得回流国内的订单再次发生转移,或转向成本更加低廉地区,或转向地理位置更近的地区,或转向贸易环境更加稳定的市场。
从下游需求上来看,经过去年需求大幅恢复性增长之后,今年在通胀加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俄乌战争等复杂的国际局势背景下,全球纺织服装需求有所减弱,进而对各市场的进出口造成影响。5羽月后全球经济衰退预期逐渐增强,经过一波爆发式增长之后逐渐回归理性,但出口市场增速也很快逐渐放缓,尤其是在10月之后外贸市场也渐显乏力。
未来,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依然面临很大挑战。但下半年随着海运费的逐渐“降温”,转移的订单有小部分回流,加上经济的复苏,我国纺织外贸出口仍存一定优势,后期或将迎来机会。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