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以来,由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省出现40℃附近的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当地的粘胶短纤工厂为了防暑工作,同时响应当地政府“工业电让路民用电”的号召,一些工厂减产或者直接停产,粘胶短纤行业内开工率下降至60%~70%之间。这些地区同时也是人棉纱的主产区,该行业开工率也由原先的70%降到50%。由于人棉纱行业开工率下降程度比粘胶短纤行业开工率大,导致了8月粘胶短纤工厂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8月粘胶短纤工厂报价多下调500~1000元/吨,报15000元/吨附近,贸易商出货价格在14000~14500元/吨。
如果仅仅从基本面出发,市场仍看不到粘胶短纤价格由成本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的转换的希望,但是,如果结合下游布厂与圆机厂的开工率,其实需求拉动型正在悄然发生。而对于更长期的粘胶市场走势来说,笔者认为如果在9月底或者10月下旬,粘胶短纤价格能够超过棉花价格,那么,粘胶短纤行业将甩掉将近1年亏损的包袱,在温和价格上涨中逐步走向盈利阶段。
01 多重因素或推动粘胶短纤价格上涨
进入7月后,受棉花期货价格下跌影响,粘胶短纤市场价格不断地走软,由阴跌逐步转化成明跌。整个7月,粘胶短纤市场呈现僵持状态,厂家报价表现出有价无市,部分贸易商出货价格在14000~14500元/吨。粘胶行业开工率在70%~76%,由于粘胶短纤价格阴跌,部分粘胶短纤工厂采用了降速生产的方法,以缓解市场低迷库存上升的矛盾,同时延缓了自身的浆粕库存消耗量。
至8月16日,受大厂价格政策出台影响,部分山东工厂跟跌200元/吨,将报价调整到14800元/吨。虽然工厂价格下调,但是由于工厂价格下调幅度严重低于市场预期,致使前期14300元/吨以下的货源正在从市场上消失。8月下半个月粘胶短纤市场整体价格在14300~14800元/吨,贸易商出货价格在14300~14500元/吨;工厂报价较低报14800元/吨,粘胶短纤市场价格逐渐走出受棉花期货价格下跌影响的格局。
但是棉花价格下跌对整个纺纱系统的影响在8月中旬并没有完全消退,纱厂没有接到较多的订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基本面出发,只要下游纱厂订单不来,那么有价无市的行情将会一直持续。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分析行情的变化时间节点,则需要引入金融市场价格走势技术分析方法,而道氏理论则是经典的技术分析方法之一。
前文中,笔者已经提及:如果仅仅从基本面出发,仅看到下游纱厂至今没有接到坯布厂的大型订单,则市场仍看不到粘胶短纤价格由成本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的转换的希望;同时高温叠加限电,粘胶短纤与人棉纱厂的开工率均在50%,致使多数市场从业者认为需求拉动型无望。但是,如果结合下游布厂与圆机厂的开工率,其实需求拉动型正在悄然发生。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进入8月后,布厂的开工率已经由7月的30%~40%向40%~50%转变;圆机厂的开工率也由7月的20%~30%向30%~40%转变。这一现象结合粘胶短纤行业开工率由70%下降到55%,以及纱厂由68%下降到45%,不难发现:虽然整个环节的开工率均较差,但是下游的开工率正在上升,而上游的开工率正在下降的情况,则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整个粘胶短纤产业链各个环节正在进行去库存操作,而一旦库存下降后,整个环节上的价格难免再起波动。
同时由于新疆棉事件的影响,客观上让一些纱线出口企业在接单的时候,逐步由棉的订单向非棉纤维的订单转移。而非棉纤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涤纶短纤,另一种是粘胶短纤。由于涤纶短纤在染色等后整理环节中,与棉的特性相差较远,所以这些纱线企业多数会优先选择粘胶短纤。在这种量能转化上,也可预料到粘胶短纤的使用量将会逐步增加。这与目前粘胶短纤工厂的低开工率,也形成了背离,所以从量能的角度看,粘胶短纤存在价格重新上涨的可能性。
02 棉花与粘胶短纤价格走势交互
笔者曾经提及:在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初,很可能会出现粘胶短纤比棉花价格高的情况。7-8月的市场价格实际运行情况看,这种预测正在逐步兑现。
在基本面分析中,6月时很难得出上述结论,当时的情况为:
1)6月前,“棉花-粘胶短纤”价差在9000~10000元/吨,远超平均价差3500元/吨,这在技术分析来看就是属于不正常;
2)从2018年之后,棉花价格一直高于粘胶短纤价格,而正常情况下,两者之一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价格互高的现象,从时间角度看,这也不正常;
3)由于棉价过高,但是粘胶短纤价格过低,下游纱厂在选择原料的时候会优先选择价格低的粘胶短纤,但是从2021年8月至今,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并没有看到这种变化的发生;
4)由于“新疆棉”事件,导致一些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接单的时候,优先选择非棉纤维的订单,而这一点带动了非棉纤维的交易量能上升,但并没有带动其价格上涨。
为了更好的理解“棉花-粘胶短纤”价格运行趋势,以及深刻理解道氏理论中的“价格按趋势方式演变”,笔者选取2015年至今的“粘胶短纤-棉花”价格走势图(图1)作为研究对象。
图1 2015年至今的“粘胶短纤-棉花”价格走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1.棉花价格在2015年8月中旬前,棉花价格比粘胶短纤价格高;2.2015年8月下旬开始到2017年5月中旬,粘胶短纤价格比棉花价格高;3.2017年5月下旬开始一直至今,棉花价格比粘胶短纤高。
从价格走势情况看,粘胶短纤比棉花价格高的这段时间里,两者价格呈现协同向上走势。棉花比粘胶短纤价格高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具体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1)两者协同上涨:这个时间段主要从2020年9月上旬至2021年4月下旬,具体事件是棉花超跌反弹,带动粘胶短纤价格开始企稳并开始上涨,而这轮行情终结则是以粘胶短纤价格下跌为标志。
2)两者协同下跌:这个时间段主要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具体事件是粘胶短纤价格先下跌,带动棉花价格下跌,本轮行情的终结标志是棉花超跌反弹。
3)两者背离:2021年4月下旬至2022年7月这波行情,两者走势背离较为严重,且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棉花与粘胶短纤价差超过1万元/吨的现象。而且这种大级别时间跨度较大的背离走势,不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棉花与粘胶短纤价格走势的协同性,故这个阶段的走势,需要技术分析结合两者基本面情况才能判断出后续的价格走势情况。
根据道氏理论的定义,结合图1,不难发现粘胶短纤以及棉花的价格运行均遵循着一定的周期性。尤其是粘胶短纤,从2016年-2021年4月,完美的演绎了以12750元/吨为中间价,在“8500~17000”元/吨区间内上涨与下跌的周期。
同样,关于“棉花-粘胶短纤”价格走势,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比如粘胶短纤价格与棉花价格协同上涨的时候,粘胶短纤价格比棉花价格高的话,则两者均表现出良性上涨,且后期下跌的时候,均有一段平衡期或者箱体震荡期。
综上,当在2022年6月底,棉花价格开始下跌时候,就可以根据道氏理论做出两点判断:1)“棉花-粘胶短纤”价差均逐步回归到3500元/吨之内,两者背离状态可能结束,进入协同状态;2)棉花价格下跌速度过快的情况下,虽然会拖累粘胶短纤价格下跌;但是市场自我修复后,可能会出现粘胶短纤价格比棉花价格高的情况。时至今日,这两点推论第一点已经得到市场验证,至于第二点,相信在9月可以见证。
03 粘胶短纤行业有望迎来盈利阶段
在基本面环节中,还需要考虑两个问题:棉花到底能让出来多少量?棉花让出来的量,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分别占据多少?
对于第一个问题,根据对山东、河北等省的纺织厂调研情况看,目前已经“棉转粘”的企业约有30%~60%,保守估计,棉花会让出50~70万吨的量给非棉纤维。也正是基于这组数据,才导致7月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一路下跌,最低跌到13560元/吨。对于第二个问题,根据纱厂使用习惯问题,预计两者之间的比例约为7:3;可以得出粘胶短纤可以增量约35~49万吨的量。
而在技术层面判断,则需要静等粘胶短纤价格比棉花价格高的转变点到来,由于本次转变点之前较长的时间段内“棉花-粘胶短纤”两者价格走势呈现背离状态,市场有自我修复的诉求,基于这点考虑,需要等待两次转变点的确认。从8月中旬两者价格走势看,粘胶短纤与棉花价格相交叉将有望在8月底出现第一次,而第二次确认则可能出现在9月底或者10月下旬。如果两者价格能够二次交叉,且结果为粘胶短纤价格比棉花价格高的话,那么可以想象2015年8月下旬开始到2017年5月中旬两者主升的行情有望到来,粘胶短纤行业将甩掉将近1年亏损的包袱,在温和价格上涨中逐步走向盈利阶段。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