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下旬开启的恐慌抛售,一度令聚酯链回吐年内累计全部涨幅,虽然近期盘面展现出二度探底可能,考虑到主力移仓以及远期供需预期不佳,似乎市场对09合约甚至01合约均未抱有过高的期望。不过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聚酯链三品种未来会有意外惊喜吗?
PTA能在6月上旬触及四年高位,最大驱动在于成品油带动的芳烃价格上涨。近期油品需求出现萎缩,海内外芳烃价格泡沫破灭,PX估值重新回归,叠加国际油价回吐俄乌冲突后全部涨幅,PTA以及EG受成本端拖累较大。当前聚酯产业链处于成本重挫与需求弱复苏的博弈当中,现实层面偏弱,而市场认为远期供需预期改善空间或亦有限。
主要体现在供应端压力不小。尽管目前PTA供应端检修力度仍较强,开工率不足七成,但四季度PTA和上游PX均有几套大的装置投产在即,PTA供应存在提升预期。而PX现货端偏紧的现状将得以根本缓解,对PTA成本端支撑力度难以达到今年巅峰水平。

乙二醇方面此前因持续亏损,7月份开始,陆续有较大产能出现停车或降负,国产开工率也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跌至年内低点。但7-8月份检修的装置,检修时间大多是为期一个月左右,8月底这些装置将陆续重启,届时国产开工率或将从低点开始提升。近期看到浙石化80万吨停车装置有重启计划,恒力装置也在8月下有重启计划,后市还有盛虹及三江等新装置的投产预期,供应压力不小。短纤存在同样问题,目前产量已经处于三年来的偏高位置,且与2021年呈现反向走势,且从后期投产计划看,供应增加的预期明显。
当然产业链负反馈的终结关键还得看需求的好转情况。上游已通过跌价,向下游让利来吸引持货意愿。如果带动终端订单好转以及聚酯工厂开工意愿提升,才能逆转当前的负反馈叠加成本坍塌带来的上游下行趋势。不过对于聚酯链中间环节今年日子确实太难了。行业“症结”主要体现在高成本和低需求的双重压力。高库存、低利润、低负荷成为今年行业的常态,加速了行业洗牌进程,一些企业被迫退出。目前聚酯及下游纺织印染开工都处于低位,消费负反馈压力依旧存在。
与往年相比,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国内纺织服装消费偏弱。原材料大幅上涨并未带动市场涨价去库存,反而压缩市场需求,产业链价格传导并不顺畅。在内需疲软的背景下,外需也难以撑起市场需求,纺织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持续下滑。下游织造4月就开始减产,而这种减产一直持续到现在,尚未有好转。受到疫情的影响,纺织行业基本错过上半年的旺季。更要命的上市原材料的大涨大跌则加剧企业经营风险,高价的聚酯和纱线库存7月已经大幅贬值。
眼下,消费在环比改善,聚酯负荷提升,不过因近期南方高温导致纺织印染开工低位运行,所以下游虽有改善但尚难以对原料产生直接的消费提振。8月下旬随着天气转凉,消费如果能有回升,对产业链的影响或从拖累转为中性,如果配合旺季需求因素炒作,换月后盘面或仍有反弹空间。特别是PTA加工费处于低位,从估值角度来看,有被低估的嫌疑。而乙二醇则没那么乐观,毕竟库存压力明显超过PTA,供需矛盾即使有所缓和对去库帮助有限。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