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储棉信息中心发布公告,将启动2022年第一批中央储备棉轮入。根据储备棉轮入公告,储备棉轮入启动时间为2022年7月13日,根据市场形势、轮入情况等适时确定结束时间;数量为总量30-50万吨,每日挂牌数量原则上均衡安排并动态调整;方式为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竞价交易;交易对象限定为经2021/2022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示后确定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加工企业。
价格方面,轮入竞买最高限价(到库价格)按前一个工作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动态确定,并设置启动/停止价格,当前一个工作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低于18600元/吨(含)时启动轮入、高于18600元/吨时停止轮入。
储备棉轮入当天,棉价爆跌6.75%
今日,中储棉将启动2022年第一批中央储备棉轮入,计划轮入5000吨,最高限价17550元/吨。
由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忧虑不断加重,后市全球棉花消费不容乐观,国内因为上周五出台的收储数量仅为30-50万吨,且限价18600向下拍卖,最大利好远不及预期,使得市场信心坍塌,郑棉快速下跌,截止今日收盘,CF2209报15065元,下跌6.75%。
申银万国期货认为,目前国内仍有大量新疆棉待售,轧花厂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下游需求持续疲弱,新疆棉禁令趋紧后我国外贸出口形势更加严峻。整体看,利好出尽后当前市场情绪悲观,棉价或仍有下跌空间。
市场冷清,降低开工
自打今年上海疫情之后市场上的订单就开始减少,而在江浙地区有那么多的纺织企业,订单数量却大幅减少,致使一些接不到订单的纺织老板直接陷入了绝境。开机开高了没人买,那还不如降低开工,根据绸都网的数据监测来看,本周江浙地区织造开机率再次下调了1%至65%左右。
传统淡季加上即将到来的高温季,布老板对于减产、放假的意愿越来越强,目前市场上喝粥的企业多过于吃肉的企业,大部分企业仅有些散单、小单维持。“本来就维持着70%的开工,现在我厂里面还做五休二了。”这是来自一位手头没有订单的老板的感叹。如果继续盲目生产,库存就会越来越高,占用流动资金也是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降开工、放假成为不少老板的首选。
订单缺失,“爆单”难求!
去年的“爆单”现象,并没能在今年持续下去。
“今年确实很淡,比2020年还难,订单起码比去年减少了四成。”江苏纺织重地吴江一家纺织小企业负责人岳进(化名)告诉第一财经,周边中小企业的境况都差不多,年初经历的是原材料涨价、产品价格却提不上去的利润侵蚀,现在则是订单惨淡。
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孟卓表示,受订单回流影响,去年服装厂的生产紧张,“单子做不完”,但今年多数工厂的单子到9月就基本没有了,去年此时是能排到至少11月,接下来也还能继续有单落,今年差不多比往年提早了两三个月进入“空闲”状态。
订单持续转移,预计全年转移规模为160亿美元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伴随着订单外移,企业在手订单数量及排期均有所缩减。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估算,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订单转移规模为60亿美元左右,棉纺织品订单主要转移到印度,服装订单主要转至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印尼和柬埔寨等国。
该负责人表示,预计下半年,我国纺织服装订单转移可能呈加速态势,转移规模在100亿美元左右。其中棉纺织品订单转移在20亿美元左右,服装转移规模在80亿美元左右。
不过,订单外流只是纺织服装行情惨淡的原因之一。
当供大于求造成的产能过剩遇到全球市场的萎缩,两端挤压,潮水退去后的挑战变得愈加突出。
应对挑战
在6月8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提出,在着力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上,现在采取的措施是要优化创新线上办展模式,要打造国别展、专业展、特色展,帮助企业获取更多外贸订单。
对中小微企业,鼓励他们在境内通过线上来与国外的客户进行对口洽谈,把他们的产品运到境外进行线下商品展览。加强线上广交会和跨境电商平台的联动互促,便利企业成交。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