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盛虹拟建设两大项目,合计投资超140亿元。
3月23日,东方盛虹公告称,其二级全资子公司虹海新材料(宿迁)有限公司拟投建年产100万吨智能化功能性纤维项目,主要包括涤纶长丝POY(预取向丝)生产线42条、FDY(全拉伸丝)生产线6条及生产厂房、辅助配套设施等。该项目总投资66.55亿元,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周期为两年。
东方盛虹表示,该项目主要定位于服饰装饰等民用产品,依托公司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生产高收缩聚酯(HSPET)、阻燃聚酯、抗静电、抗紫外、抗菌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可满足市场对具有优异性能的各种差别化、功能性涤纶纤维不断增长的客观需求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提高公司涤纶长丝的生产能力,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强公司涤纶长丝的市场竞争力,在行业竞争剧烈的背景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经公司测算,该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80.14亿元,年利润总额13.09亿元。项目达产后,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同日发布的另一公告显示,东方盛虹三级控股子公司连云港虹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工程。该项目将建设34万吨/年顺酐装置、30万吨/年BDO装置和18万吨/年PBAT装置及公辅配套设施。该项目总投资74.71亿元,建设期三年。预计年销售收入58.74亿元,年销售利润21.19亿元。
以盛虹炼化产品为原料
将化纤成本发挥至极致
根据公告,上述两大项目是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均以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产品为原料。既能保证原料短距离供应、满足周边功能性纤维的需求,又能降低运营成本,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据了解,“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位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主要发展石化、高端装备制造、临港物流贸易加工和高性能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区内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是我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这也为东方盛虹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带来了可观的市场。
据行业报告分析,连云港石化产业园区内化工项目多,化工原料需求大。伴随“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产品满足自用后,剩余产品可在区内销售,由于运输半径较短,成本较区外同类产品有优势。预期东方盛虹的炼化项目部分化工产品70%可实现园区内消化。
事实上,除市场空间外,便利的运输也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据悉,徐圩新区徐圩港区建设30万吨级航道,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10个5-10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正在建设中。炼化项目配套30万吨原油码头、4个5万吨液体化工码头,原油运输到港后可管道入库,原油运输环节可有效实现成本节约。
中国四大民营炼化项目业绩突出
东方盛虹有望跻身国内一线炼厂
同时盛虹炼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中国四大民营炼化项目之一。其余三大民营炼化项目分别是浙江石化的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恒力石化的2000万吨一体化项目和恒逸石化的8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据国盛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国内炼厂平均规模仅有450万吨,仍然远低于美国平均750万吨的水平,也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从开工率来看也落后明显。2019年是民营大炼化投产元年,恒力石化2000万吨、恒逸文莱800万吨及浙石化舟山一期2000万吨装臵陆续投产,2020年相继交出了优异的业绩答卷,这些民营一体化炼化装臵不论是在单线规模、化工品收率、工艺技术方面较传统炼厂都有极其明显的优势,国盛证券表示,据研究发现,即将投产的盛虹炼化未来也有望跻身国内一线炼厂的行列。
据了解,东方盛虹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018年9月获得发改委批复;同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677亿元,原油加工能力达1600万吨/年,建成投产后,将刷新中国炼化项目单流程规模记录。
去年以来,受益于政策推动,可降解塑料市场迎来较大增长。同为民营四大石化企业的恒力石化也在正大力布局。今年1月和2月,恒力石化分别签约60万吨和3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据计算,该公司签约和投产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产能超过93.3万吨,是2019年全国PBS产能的近4倍。受益于化工行业高景气,东方盛虹2021年净利大幅增长,预计可达41亿-50亿元,同比增长435%-552.44%。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