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 原油价格波动剧烈,俄乌局势依然是影响的主线。短短10天时间之内, 布伦特 原油期货从100美元附近持续上冲,于3月8日升至127.98美元/桶的年内高位,也是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而3月9日又随即出现暴跌,跌幅超过13%,创2020年3月18日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
图1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一览
来源:隆众资讯
回顾过去1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看出,油价持续上行的核心利好主要来自俄乌局势引发的供应风险忧虑,而3月9日的暴跌则是由于乌克兰称中立国地位可谈、局势首次出现缓和契机,业者的供应忧虑有所减弱。
图2 2021年全球原油供应结构
来源:EIA
从全球原油的供应结构可以看出,2021年俄罗斯原油产量约1052万桶/日,全球占比12%,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产油国,地位可谓举足轻重。虽然军事冲突未波及俄罗斯本土,但西方国家层层加码的制裁令市场担忧出口受到制约,进而也可能对产出形成抑制。当前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依然是全球原油生产几乎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其中任何一家的产量都几乎相当于全球TOP20以外所有国家的产量总合。
图3 俄罗斯原油出口结构
来源:EIA
而出口方面来看,2021年俄罗斯原油出口约427万桶/日,占其总产量的约40.5%。从俄罗斯的原油出口结构来看,欧洲和亚洲是两大主要消费地,有57%的俄罗斯原油流向欧洲,42%流向亚洲。
3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国将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英国则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逐步停止俄罗斯原油进口,一度导致紧张气氛加剧,使得油价大幅冲高。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原油在欧洲地区的主要消费国是德国(11%)、荷兰(11%)和波兰(7%),英国占比则非常低。而俄罗斯原油仅有1%的出口量流向美国,同时只占美国自身原油进口比例的3%,影响较为有限,结合上文也可以看出德国等多数欧洲国家没有加入对俄罗斯原油的禁令,也是情理之中。
展望后市,俄乌局势虽然出现缓和契机,但分歧依然存在,彻底的和解难以迅速达成,地缘因素带来的利好支撑恐仍将延续一段时间。虽然进入3月中旬后,伊朗问题和美联储加息两大潜在利空都随时有可能落地,但只要俄乌局势没有彻底解决,国际原油价格就难以迅速跌回事件前水平,高位特征也或将延续。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