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毒株“奥密克戎”带来的担忧情绪引发金融市场恐慌性抛售。美国原油期货上周五暴跌逾10美元/桶,创下自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纽约原油自9月末以来首次跌破70美元/桶,跌幅13.04%,一夜回到了3个月前;布伦特原油逼近70元/桶,跌幅11.27%;上海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昨日夜盘跌停,跌幅8.01%,报464.1元/桶。
尽管上周五出现普遍抛售,但市场人士指出,感恩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时间缩短,交投清淡,恐慌情绪导致跌幅有所放大。一位大宗商品投资型对冲基金经理表示:“11月26日,WTI原油期货大幅快速下跌,主要发生在欧洲交易时段,因为欧洲正遭遇新一轮疫情冲击,导致欧洲投资机构对新冠病毒变种的恐慌情绪更高,但这无形间也创造了特定的抄底获利机会。”
“这种恐慌情绪持续不了多久。”国联期货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吉明认为,一旦情绪转向稳定,多数机构投资者将基于原油供应短缺的基本面,转而力挺油价继续上涨。从历史规律来看,系统性风险令市场产生持久和趋势性崩溃,而突发事件对市场影响却很难改变既有的趋势。“建议投资者在本周不要惊慌,遇事一定要冷静,按着计划交易就行,包括风险控制。最好的策略就是观察,并等待市场稳定下来。”
“事实上,原油基本面的恶化也不容忽视。美国联合印度、日本、韩国、英国协同释放战略石油储备,OPEC方面认为,如果在这两个月新增6600万桶原油进入市场,明年1月和2月的过剩产量将分别增加110万桶/天,达到230万桶/天和370万桶/天。OPEC在其月报中预计,明年一季度原油需求回落,因此,原油市场将供需过剩。”海证期货能化研究员郑梦琦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冲击下,原油需求下滑担忧加剧,另外,美联储缩减购债,市场对于提前加息的预期较强,叠加感恩节期间,市场流动性较差,投机性买盘离场,临近年底,国内进口需求下滑,支撑明显走弱,油价大幅下挫。
原油市场当前关注焦点在于11月30日的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会议。在油价不断下跌以及美国联合抛储的情况下,OPEC+或将放弃明年一季度40万桶/天逐月增产的计划。根据OPEC+推算的供需平衡,若OPEC+想维持高油价,不排除加大减产幅度的可能,类似于今年2—4月沙特100万桶/天的单方面减产。另外,“奥密克戎”变异株也会影响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元继续走强的可能性下降。
光大期货能化总监钟美燕认为,近期原油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两个:消费国联合释放石油战略储备和欧佩克+对此的应对。一方面,美、印,日三个国家将释放石油储备5920万桶。美国能源部近期公布,从战略石油储备SPR释放的3200万桶原油将于2022年1月至4月交付,并在12月底接受提前交付。至多18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SPR的释放通知将不早于2021年12月17日宣布。拜登多次强调目前高企的能源价格将会下调,以缓解国内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OPEC成员国计划于12月1日会面,OPEC+会议将于12月2日召开。在消费国释放石油战略储备的背景下,明年开始供应可能出现过剩加剧,从而导致欧佩克+可能在1月份的会议上减少原油供应。假设OPEC+下调增产额度,将令目前恐慌的市场情绪得以缓解。
据了解,美国原油净进口量增加,商业原油库存小幅增加而成品油库存下降。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量4.3402亿桶,比前一周增长102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11393亿桶,比前一周下降60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21717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97万桶。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11.2%;比过去五年同期低约7%;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8.15%;比过去五年同期低约6%;馏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14.66%,比过去五年同期低约8%。
“从产油国到消费国的博弈将受到疫情的冲击,从而导致市场在油价处于高位时产生分歧,风险偏好下降。油价面临的是宏观环境的边际减弱以及后市流动性衰减的风险,价格将延续偏弱运行。短期需要关注恐慌情绪蔓延的程度,预计周一能化品种大多以跟跌为主。”钟美燕说。
郑梦琦认为,当前不确定性较强,此次“奥密克戎”带来影响虽然较大,但变种病毒的实质危害暂未有结果,各国疫情防控能力也较去年大幅提升。油价在下跌一个平台后,将维持宽幅振荡走势。但由于原油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受成本端影响,能化板块将跟随走弱,其中,与原油相关性较强的沥青、燃油、低硫燃料油预计跌幅相对较大。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