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拔染印花,也称雕印,是一种在已染织物上用化学方法使其底色染料局部破坏、消色,从而再印得花纹的印花工艺,该印花工艺中,把印得白色花纹称为拔白,把印得彩色花纹称为色拔,把破坏底色染料而使之消色的化学药剂称为拔染剂。
常规活性染料拔印工艺是利用雕白粉的强还原性对底色的发色基团进行破坏,入色采用耐还原剂的还原染料,也有采用德古林作拔染剂,搭配耐还原剂的涂料入色的。活性染料拔印工艺一般分为中性拔染和碱性拔染,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加碱剂,碱剂的选择可以是烧碱(36°Be)、纯碱或碳酸钾;染料的选择方面,一般乙烯砜型的染料,在中性或碱性还原条件下可拔白,而以蒽醌为母体的染料则较难拔尽,如艳兰KN-R(19号艳兰),因为其蒽醌母体耐还原性较强,被拔印处为黑灰色,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拔印效果。
艳蓝色为印染色彩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颜色,艳蓝底色上印制各种艳丽的花纹,有时候成为服装设计师比较倾向的风格,这需要我们印染工作者来想办法解决。有资料介绍采用三乙醇胺作为拔印剂来拔艳蓝色的,经测试效果较差,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拔印的研究经验,介绍了三种工艺方法来达到此种风格。
一、碱性拔染印花工艺
活性19号艳蓝为乙烯砜型活性基染料,根据乙烯砜活性基不耐碱的性能,上海东美化工有限公司开发出了碱性拔印工艺,采用耐碱性较强的一氯均三嗪活性基染料(下文均称为P型染料)作为入色染料,开发出拔印糊料EMVATEX DK-TN,搭配助拔剂CLEANTEX D-TN,在强碱高温条件下破坏纤维与染料的共价键,对19号艳蓝有较好的拔印效果,具体工艺如下:
底色的染色 → 印花→ 烘干 → 汽蒸→焙烘 → 水洗 → 皂洗 → 水洗 → 烘干
1、.色浆配制
(1)原糊的制备
水 | 50-70% |
尿素 | 10-30% |
EMVATEXDK-TN | 20% |
合计 | 100% |
DK-TN既有拔染剂的还原性,又具有浆料的功能性。因尿素溶解时吸热,制备原糊时尿素要先加入到温水中,水温为80℃左右,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将DK-TN加入到尿素溶液中,充分搅拌使DK-TN充分溶解,呈半透明状的糊料,放置1-2小时,使糊料充分溶胀备用,该浆料有较高的PH值。其中尿素的用量根据汽蒸条件进行调整,湿度偏高可适当降低尿素用量,确保花型的精细度。
(2)拔染印花浆的制备
拔印浆
原糊 | 50-60% |
助拔剂D-TN | 1-3% |
水 | x |
P染料 | y |
配成 | 100% |
配套的耐拔P型活性染料有:嫩黄P-6G(黄95),金黄P-2RN(黄181或橙12),橙P-2R(橙13),红P-4BN(红3:1),红P-6B(红218),艳蓝P-3R(蓝49),翠蓝P-GR(蓝72),藏青P-N3G(黑39),黑P-GR(黑39MIX)。
2、蒸化
蒸化的目的是使P型活性染料固色,蒸化条件为102℃,因糊料的碱性较强,汽蒸3-5分钟即可充分固色,采用先汽蒸的工艺可使入色P型染料鲜艳,若工厂无汽蒸条件也可直接进行后续焙烘工艺。
3、焙烘
焙烘是通过高温强碱的条件下破坏底色染料与纤维的共价键,使染料从纤维上脱落下来。可在定型机或焙烘机上进行,根据设备条件对工艺进行合理调整,具体工艺条件为160℃×3分钟,175℃×2分钟,190℃×45秒,200℃×30秒。
4、水洗
皂洗剂以选用具有分散螯合作用的净洗剂,一般要经过冷流水、温流水和高温皂洗(4g / l净洗剂,95℃三格)再充分水洗烘干。因底色发色基团并未被破坏,仅仅是发生与纤维的断键反应,为保证拔白和色拔效果,需加强水洗条件,洗掉已断键活性染料。
5、活性拔活性工艺要点和注意事项
a. 地色拔染效果不佳,拔白不白,花色萎暗
主要是染地色方式有关,拔印效果依次冷轧堆法,浸染法、轧染法。另外焙烘的温度及时间也需要确保,充分的水洗条件也是拔白效果的影响因素。
b. Emvatex DK-TN为pH值12-13,为强碱性,不宜和耐碱性弱的糊料和助剂共同使用,以免造成凝胶沉淀,影响印花质量。另色浆最好现配现用,因强碱性对入色P型染料有较大影响,时间过长水解染料会增加,影响得色量。
c. 着色拔染花纹出现渗化晕圈
可减少尿素用量和拔染剂、助拔剂用量,增加拔染剂厚度或改变印花后处理工序,改为先焙烘后汽蒸,或免去汽蒸的步骤,对改善渗化有很明显的效果,但要注意拔白效果。
d. 着色拔染花纹萎暗变浅
采用 P型着色染料,其中黄、桔、红色都属于单偶氮染料,对还原剂总有影响,因而在印花工艺中稍有不当,即造成花色萎暗变浅,这时可适当提高P型染料单位浓度和减少拔染剂和助拔剂用量,以试验拔出为主,不宜过量。其中红色系耐拔性最差,可选择双一氯均三嗪单侧结构的KP-5B红代替,另外助拔剂D-TN用量不宜过多,过多会影响着色染料发色性和色浆稳定性。
拔印效果图:

底色染料,5% O.W.F浸染,纯棉梭织布。
二、防染工艺
活性染料是一类能够与纤维素纤维起共价键反应的染料,其相互反应的过程需要一定碱性条件和温度。利用亚硫酸钠能够与乙烯砜型活性染料活性基优先反应,封闭其活性基团使得不能与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的原理,以亚硫酸钠为拔染剂,不与亚硫酸钠反应的一氯均三嗪活性基的P型活性染料作为入色染料,采用在常温情况下为弱酸性的三氯醋酸钠或弱碱性小苏打作为底色染料的固色碱剂,这两种助剂在温度超过80度时会迅速分解产生碱剂,从而确保底色染料未汽蒸前能够不或者尽量少与纤维发生反应,在印上拔印浆后汽蒸时才会固色。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白色胚布→浸轧底色染液→烘干→印拔印浆→烘干→汽蒸→水洗→皂洗→水洗
白色胚布可以是棉、麻、人造棉等纤维素纤维制造的梭织布,本工艺仅适用于适合轧染染色的面料。
底色染液按以下配方配制,染料用量根据需求调整,三氯醋酸钠/小苏打及尿素随染料用量增加而增加:
19号艳蓝 | X |
三氯醋酸钠/小苏打 | 2-4% |
防染盐S | 1% |
尿素 | 5-8% |
加水至 | 100%。 |
拔印浆按以下配方配制,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根据需求调整,若不添加则为拔白,添加即为色拔,亚硫酸钠作为拔印剂,随据以上底色活性染料用量增加而增加,确保底色充分拔尽。小苏打和尿素随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用量增加而增加。
P型活性染料 | Y |
亚硫酸钠 | 1-5% |
小苏打 | 0-4% |
防染盐S | 1% |
尿素 | 0-10% |
5%海藻酸钠糊 | 50% |
加水至 | 100%。 |
其中,所述烘干步骤,第一次需确保不超过80度烘干,确保底色染料尽量不固色或少固色,第二次烘干无此要求。
本工艺的原理是引自活性防活性印花,当然采用防染印花也能印制出艳蓝底彩色花纹的面料,但是其湿对湿工艺导致花纹的精细度相对拔印还是有所欠缺的,且底色采用满地罩印,正反面无法得到一致的色泽,采用此防拔工艺则可得到拔印的效果。
工艺要点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如下:
1. 底色固色碱剂对防拔效果的影响较大,优选常温条件下为弱酸性的三氯醋酸钠,弱碱性的小苏打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预防底色提前固色;
2. 浸轧染液后的烘干温度也是一个较重要的参数,为确保染料尽量少固色,烘干温度不宜超过80度,染料一旦固色,与纤维共价键结合后,亚硫酸钠即无法再把染料从纤维上剥离开来,其主要作用是在染料未反应前与染料优先发生反应,防止其与纤维发生反应;
3. 底色染液中适当增加防染盐S用量,可预防汽蒸时还原性气体对底色的破坏,确保底色的发色稳定,也能一定程度预防拔印处白圈的产生,另外亚硫酸钠用量也需要根据艳蓝底色深度增减用量,以免过量产生白圈情况。
4. 此工艺也可采用涂料酸性防活性的原理进行替代,活性艳蓝底色采用反应性稍弱的一氯均三嗪结构49号蓝,防印助剂采用硫酸铵或柠檬酸,涂料入色,通过酸性条件中和底色中的碱剂,来破坏其固色条件,同样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仿艳蓝色拔印:
除了从拔印工艺上研究外,还可以从常规还原剂可拔底色中筛选出可以仿艳蓝色的染料进行拼色,从中我们选择色光比较鲜艳的蓝BB(蓝220)与蓝光红F3B(红180)进行仿色,其配比大致为9:1时色光最为接近艳蓝19号,鲜艳度略有欠缺,对于一些颜色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可以使用。
综上所述,活性蒽醌结构的艳蓝采用常规还原剂拔印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采用本文所述的三种方法,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各工厂可根据自身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生产。
参考文献:
王永武 白明旭 活性染料拔染印花工艺.印染,2003年,第7期,23-25页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