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50指数”从时序上反映了盛泽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反映了企业的景气状况。它是以盛泽地区生产规模最大或者较大的50家丝绸化纤织造企业的净现金流为依据,按月度统计发布。盛泽50指数反映了盛泽地区主要企业的经营效益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变化。盛泽“50指数”采用定基指数法,即以2007年8月为基准期,从纵向的角度提供一个标杆,为企业和市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参考基准。
据国家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下称“盛泽指数”)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5月份,盛泽“50指数”小幅回落,收于1057.19点,与2021年4月份相比,下跌了29.97点,跌幅为2.83%。(下图为50指数走势图)

一、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下影响5月份50指数走弱的因素
1、传统旺季结束,淡季逐渐到来
纺织行业上半年的旺季主要是集中在三四月份,但今年的旺季行情也不如往年,并且已经结束。五月之后市场开始逐渐转淡,年前年后下达的订单,大多已经消化结束。如今的时间段春夏以及秋冬面料订单都极为缺乏,纺织各环节开机率都在回落。
2、人民币升值、海运涨价,外贸出口成本大涨
五月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中,5月31日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682,,创2018年5月18日以来新高。与此同时,印度爆发第二波新冠疫情后,世界多地的港口都将载有印度籍海员或途径印度的船只拒之门外。各国港口海运货柜滞留,费用飙涨。高额的海运费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大涨,纺织外贸企业难以承受。
3、原料促销成常态,下游难买账
原料厂延续了四月的降价促销方式,在5月继续保持每周一次。虽然每次涤丝降价促销都来带来一波原料走货,但整体产销却已经不如前期。下游织造企业对于囤积原料积极性普遍较低,不愿意大量购买原料已经成为常态。
二、下面从分类曲线走势具体分析影响50指数下跌的原因
注:以下四类曲线图表(平均销售总额、平均销售重量、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平均总工资)均为50企业分项指标综合变化趋势,曲线仅反映盛泽地区主要企业的经营效益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变化。

平均销售总额显示“50企业”销售量、以及产品价格变化。从平均销售总额曲线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5月“50企业”平均销售总额收于698.57,与4月份相比,下跌了213.9872点,跌幅为23.45%。五一假期之前,下游大量纺织订单已经提前下达,进入5月之后,市场多是在操作前期订单,同时旺季结束淡季来临,销售情况越不如前期,因此平均销售总额,相对于4月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

平均销售重量显示“50企业”销售布匹、原料的数量,进而显示市场活跃度。从平均销售重量曲线走势图上可以看出,5月份“50”企业平均销售重量收于308.8324,与4月相比下跌了102.1404点,跌幅约为24.85%。五月之后,纺织行情逐渐进入淡季,此时春夏面料已经过季,秋冬面料订单还没有到来,需求减少,市场上面料、原料的流动速度开始放缓,因此5月份的平均销售重量要低于4月份。

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显示当月企业采购情况以及生产积极性。从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走势图上看,5月份“50企业”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与4月相比大幅回落,收于477.9764,下跌了246.5088,跌幅为34.03%。进入5月,面料订单逐渐减少,织造开机率持续低位,原料需求减弱,同时原料厂周期性促销,让“买涨不买跌”的纺织企业购买积极性不高。因此5月份的平均原材料购入金额要低于4月份。

从平均总工资曲线走势图上看,5月份“50企业”平均总工资较4月份小幅上涨,收于1113972.1862点,上涨了41283.8968点,涨幅为3.85%。由于纺织行业大多存在“压工资”的情况,5月份发放的工资大多是4月份的工资。而四月份由于市场还处于旺季之中,订单量较多,织造印染相对较为忙碌,因此平均工资有所增长。
三、后市预测
由于旺季结束,五月的纺织行情显然不如前期。织造市场上热销产品缺乏,除了部分尼丝纺、春亚纺等秋冬面料出现备货之外,其他面料产品整体表现平平。印染的忙碌景象也基本结束,进仓量减少,导致上个月常见的压卡、排队景象销声匿迹。目前海外疫情还不明朗,同时人民币汇率上涨、海运成本高昂,外贸订单毫无起色。随着天气渐热,淡季还将继续深入,预计6月行情将会进一步走淡,6月的50指数也将继续回落。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