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棉花协会与美国国家棉花总会(NCC)举行线上视频会议,美国国家棉花总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当斯指出,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增加了美国向中国的棉花出口,对提振美国棉花贸易做出贡献,2020年出口中国、越南、巴基斯坦三国的棉花占到美棉总出口量的60%以上,其中中国进口98万吨.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15.811万吨,其中美棉占比超过45%,其次是巴西和印度,分别占29%和12%,美棉进口量将巴西棉、印度棉远远甩在身后(差距明显高于部分贸易企业、棉纺织厂的预期),而印度棉进口“掉队”的现象更加突出,品质指标低、一致性差及杂质高、异纤多是印度棉的“硬伤”,但价格偏低、运输距离短(运费低、装运及时)及保税量较大的优点同样不容忽视。
笔者认为,在内外因素联合作用下,2021年巴西棉占中国棉花进口总量的比例将进一步被美棉、印度棉压缩和挤占,有继续下滑的风险(尽管近几年巴西棉品质、可纺性等指标逐渐受到中国棉纺织企业的认可和青睐,圈粉不多),原因可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根据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2021年中国将继续大量签约进口2020/21、2021/22年度美棉(估算美棉进口量目标100-110万吨),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滑准关税加工贸易配额数量有限的前提下将优先向美棉倾斜;
二是2020/21年度巴西棉花种植面积不仅较大幅度下滑,而且前期严重干旱、后期持续降雨导致本年度棉产量、品质等不确定性很大(CONAB预测巴伊亚州的产量同比减少19.8%,马托格罗索州产量同比减少14%),中国贸易商、纺企等签约8-10月船期巴西棉非常谨慎;
三是2021年印度棉对中国出口正迎头赶上,缩小与巴西棉的差距。一方面目前船货、保税、清关印度棉报价仍明显低于巴西棉、美棉,性价比优势偏强;另一方面与欧美、巴西等仍陷入新冠疫情漩涡不同(陆地运输、仓储、海运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已随中国等亚州国家提前恢复棉花、棉纺织及服装等生产和销售、运输;
四是近几年,在品种改良、种植和管理水平提高及采收、轧花设备更新等等一系列升级后,巴西棉在纤维长度、强力、杂质等各项指标上与美棉的差距不断缩小,可替代性增强,但巴西棉的出口报价也随之向同品质美棉靠拢甚至阶段性高于美棉,种植成本高及炒作氛围浓导致巴西棉国际竞争力下滑。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