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折腾的人,他们不安于现状,想要过上大起大落的人生,然而这种生活不是谁想就可以过的,面对的不仅仅是资金的压力、周围人的反对还有自己内心的自责,李水荣就是这样一种人。
李水荣,浙江荣盛控股集团创始人,全国优秀企业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木匠出身的他从一家织布小厂起步创业,由于胆大腿快,逆潮顶浪,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荣盛已蜕变成为一家拥有石化、化纤、房产、物流、创投等产业的大型民企,年销售额超2000亿元。李水荣本人也以650亿元人民币财富入选《2020胡润百富榜》。
1
出生于1956年的李水荣,很早就踏入了商业社会,那个年代钢铁、塑料都匮乏,唯有木材丰富,于是木材成了最主要的器具制作材料,李水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做一个木匠,一边打制家具,一边经营木材,虽然只是当地的一个小木材行,但至少能让一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然而李水荣却不安于现状,1989年,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要从木材行业转行做织布的生意,他的逻辑很简单,人都离不开穿,不过那时并不是进入纺织行业的最好时机,因为布料正进入市场价格战,而对于李水荣来说,从熟悉的木材行业进入到陌生的纺织行业,未来的风险不可预知,身边的人也劝他三思而行。
不过成功的人在开始的时候都总是不被人理解的,就像马云创业之初被视为“骗子”一样,1990年,李水荣卖掉了自己木材行的一切,凑出了20万,按理说那时相当于20个万元户家庭的钱已经不少了,但对于建纺织厂来说就捉襟见肘了,李水荣硬着头皮,买下了8台织布机,租了几间平房做厂房,雇了20多个工人,创办了荣盛公司(荣盛控股的前身),就此开始了他的纺织之路。汗水加智慧使得荣盛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1993年,荣盛已有百台织机的规模,产销也已超千万元。

荣盛控股集团
然而到1996年时,整个纺织化纤行业进入低谷期,一批大中型企业纷纷倒闭或转产,有人甚至预料,纺织这碗饭已经吃到头了。当时萧山就有「不投入早死,搞投入找死」的说法。这是李水荣进退两难的时刻,许多同行和亲友都劝李水荣趁早全身而退。
彼时,对起步不久的李水荣来说,往产业链下游走,显然是一个充满着诱惑的决定:技术和资本需求相对较低,生产相对简单,市场风险较小。而走上游,则是一条看似充满了坎坷的不归路。投入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是其最大的难题。但李水荣却做出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决定:逆流而上!
1997年,李水荣带领公司从传统纺织业向化纤业转型,此举近乎孤注一掷,立时引起一片哗然。李水荣表示:当时虽然纺织化纤行业都在滑坡,但化纤原料仍是紧缺的。我正是看准了化纤业的这一走势,才在别人不敢「吃」的情况下,大胆地「吃进」了。一家成熟企业的发展不能被市场行情牵着鼻子走,企业的发展应该要靠科学的战略,而不能依赖于一时的行情起伏。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抉择。1998年,纺织业行情转暖,上游化纤原料需求量大增,荣盛大获丰收。
2
索罗斯曾说:当你有机会扩张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如果一开始你就获得丰厚利润,你应该继续扩大。在强烈的成长欲望驱使下,李水荣已经越发地清晰了荣盛的定位,不断向产业链上游扩张。10年间,荣盛成长势头之猛,可谓一骑绝尘。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给荣盛带来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多的行业话语权,荣盛在化纤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2010年,荣盛集团主业——「荣盛石化」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年集团实现产销超200亿元。
然而这只是另一个开始,2015年,李水荣从化纤闯入石油炼化,控股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启民企挺进「三桶油」无人区之行。
那么,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荣盛为何敢于涉足石化这个几乎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对此,李水荣表示,「十多年以前,我们早就想做的,但没有机会,国家不开放。现在国家给我们这个政策,给民营企业这个条件了,那我们就开始。涉足石化尤其是炼化是荣盛产业链一路向上的一个战略规划,也可以说是荣盛的一个长期梦想。敢于涉足这个行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
一、我们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荣盛创业近30年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在产品消化,市场波动消化方面我们是有先天优势的;此外,我们长期从事石化化纤产业,在大型石化装置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再一个,得益于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我们在成本、效率、用人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二、我们对行业前景有信心。目前来讲,石化行业还是一个无法被完全替代的行业,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石化及下游配套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三、我们想为中国的石化产业做点事。当前来说,中国的石化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尤其高端石化产品有待提升,作为石化化纤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我们觉得也有责任为提升中国的石化产业发展水平做点事情。
在深耕石化、化纤板块的同时,李水荣逐渐将产业延伸到房产、物流、创投等多个领域。如今,荣盛已成为一家大型民企,2019年实现销售2056亿元。

李水荣
3
李水荣有一句座右铭:做事惟实,做人惟德。这样一种品格不仅给他带来了事业的巅峰,也带来了身边人的尊重。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李水荣时刻没有忘记创业初期的宏愿:为一方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多年来,李水荣不但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亲力亲为,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有人劝李水荣,搞企业累,你既然已有今天的成就,轻松点就是了。但李水荣却说,「把企业做大,这是我的责任,做强的企业已是社会的了,树高千尺不能忘根啊」。
尽管非常富有,但李水荣的个人生活却十分简朴,他剪头发一直都是在老家镇上一位老师傅开的理发店里。李水荣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家人在一起。每周,无论多忙,我都会抽时间和家人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总有人问李水荣做企业辛不辛苦,李水荣说:心不苦,就不辛苦,累了睡半个小时就好了。每个行业都要高兴去做事,经济才能发展。我们做企业,每天都会碰到许许多多纠结的事情,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躲在角落里抽闷烟,喝闷酒,那还怎么办企业?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