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什么是丝光?

来源:印染人 | 作者:印染人 | 时间:2020-08-10 09:40:51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丝光:纺织品在承受一定张力的状态下,借助浓烧碱的作用,并保持所需要的尺寸,可获得丝一般的光泽,这一过程被称为丝光。

丝光目的

1.改善织物表面光泽和手感

由于纤维的膨化,纤维排列更加整齐,对光线的反射更有规律,因而增进光泽度。

2.提高染色得色率

经过丝光整理后,纤维的晶区减少,无定形区增加,因而染料更易进入纤维内部,上色率比未丝光的纤维棉布提高20%,且鲜艳度提高,同时增加对死面的遮盖力。

3.提高尺寸稳定性

丝光有定型作用,可以消除绳状皱痕,更能满足染色和印花对半制品的质量要求。最主要的是经过丝光后,织物伸缩变形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因而大大降低了织物的缩水率。

丝光原理

纤维发生了不可逆的溶胀,Na+水化程度很强,大量水被带入纤维内部,从而引起纤维剧烈溶胀。

丝光过程中,天然纤维素,也称纤维素Ⅰ,与烧碱作用,可生成碱纤维素。碱纤维素极不稳定,经水洗即水解并生成水合(水化)纤维素,再经脱水、烘干,得到丝光纤维素,即纤维素Ⅱ。

影响丝光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碱液的浓度、温度、作用时间和对织物所施加的张力。

主要利用浓烧碱溶液(约18~25%)来处理棉、维/棉或涤/棉织物,所以能获得良好丝光效果的根本原因,是在于浓碱液能使棉纤维发生不可逆的剧烈溶胀,除此以外,还必须配合以适当的张力。

当棉纤维在浓碱液中发生了剧烈的溶胀以后,纤维的截面由扁平的腰子形或耳形转变为圆形,胞腔也发生收缩,对完全丝光的纤维来说几乎缩为一点。而且纵向的天然扭转消失,如果再施加适当的张力使纤维得到拉伸或者不发生收缩,这样纤维表面的皱纹消失,变成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对光线呈有规则的反射,显现出光泽。

棉纤维经受浓碱作用后,发生剧烈的溶胀,不仅表现在晶格参数的改变,而且还有部分的晶区转变为无定形区,经过水洗去碱和干燥之后,虽然在纤维直径方向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但已不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是基本上把溶胀时的形态保存下来,成为不可逆的溶胀,以致所获得的光泽是耐久的,同时由于无定形区的含量增大,纤维的吸附性能因而提高。

至于棉纤维在浓碱液中,所以会产生不可逆溶胀的原因,主要认为棉纤维在浓碱液中能与氢氧化钠形成纤维素钠盐(纤维素—ONa),由于钠离子是水化能力很强的离子,当它与纤维素结合时,会有大量的水份被带入纤维的内部,从而引起纤维的剧烈溶胀,并且也能对碱液浓度过高或碱液中带有食盐一类的电解质,为什么会导致纤维溶胀减小的原因,作出适当的解释。其实除了这样的解释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解释。例如,应用膜平衡原理,也能对纤维溶胀性能作出比较满意的解释,简要说明如下。

利用膜平衡来阐明丝光原理,是把纤维内部视作膜内系统,外部的碱液视作膜外系统。当纤维与碱结合后,便有纤维素—O-、Na+、OH-等离子存在,如果有食盐时,则还有Cl-。其中纤维素—O-只能在膜内,不能扩散到膜外去,而其他的离子都是可移动的,并按照一定的条件在膜内、外建立平衡。

如果在平衡过程中膜内、外体积相等,而且不变,达到平衡时,膜内(I)、外(O)离子的浓度可表示如下:

如果作用前NaOH的浓度为C2,NaCl浓度为C3,平衡后纤维素与碱作用形成的〔纤维素—O- 〕为C1,而x,y分别为平衡后膜内Na+、OH-的浓度。平衡时,膜内外必须分别保持电性中和,所以[Cl-]1 为C3-x+y+C1,而【Cl-]。

同时,可移动的任何一价阳离子(如Na+),膜内、外浓度的比值都应相等,而且反比于阴离子浓度,即:

平衡后,可移动的离子在膜内的总浓度大于在膜外的总浓度,因而产生了渗透压(P),从而导致水向纤维内部渗透,并使纤维发生溶胀。离子浓度差越大,所产生的渗透压也越大。

膜内可移动的离子总浓度大于膜外,离子总浓度可以从下式得到证明:

根据(10)式,可以明显地看出,当C1越大,而x'越 时,P值越大。所谓C1越大,也就是说纤维素和碱的结合量大,x‘小,也就是指膜外Na+浓度小。十分显然,若有盐存在,由于它不但不能提高C1,徒然增加膜外Na+的浓度,使渗透压减小,不利于溶胀。同样的原因,过度提高碱液浓度,也会使纤维的溶胀减小。特别是在C1很小,x'很大时,渗透压趋向于零。这种结论与实验事实基本上是一致的。

丝光控制要点

一、张力

张力对织物光泽的影响

棉织物用浓碱处理时,只有加上适当的张力,才能显示出良好的光泽,从张力对棉纱丝光后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张力大,光泽好。

张力对织物机械性能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即在无力条件下,棉纱线的强力已获得提高,如果施加适当的张力,其强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但光泽增加的并不多,且断裂延伸度和吸附性能却有所下降。

张力对织物缩水率的影响

丝光时,经纬向张力对织物缩水率有极为重要作用。

实际生产中,各种规格的织物经纬向缩水率是不平衡的。卡其、府调等经密较高的织物,经向缩水率大大超过纬向缩水率,所以优先考虑经向张力;而平布等一类薄织物则正好相反。

二、温度

烧碱与纤维素纤维的作用是放热反应,所以提高碱液温度有减弱纤维溶胀的作用,从而降低丝光效果,表现在收缩率和钡值下降,所以丝光碱液以低温较好,但实际生产中考虑到经济效益,以及温度过低碱液粘度增大,使减液难以渗透到纱线和织物内部,再有扩幅较难,所以通常采用轧槽夹层通入冷流水使碱液冷却即可。

三、时间

丝光作用是使烧碱迅速均匀而充分地渗入棉纱or织物内部和纤维发生作用,因此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将棉纱用280g/lNaOH在无张力下丝光,发现,20s时间就能使纱线收缩率和对dye吸收率达到最大值,延长时间对增进丝光效果并不显著。此外,时间与碱浓度和温度有关,浓度低时,应适当延长作用时间;一般采用50~60s。

四、去碱

去碱对丝光的定型作用有很大影响,若放松张力后,织物上还有5%以上的碱,则织物仍会收缩,从而影响光泽、纬向缩水率。

去碱分两步进行:

①在扩幅情况下,使用冲吸装置将热稀碱淋洗织物;

②放松纬向张力后,进入去碱箱,用淡碱洗蒸。

丝光方法

1.干布丝光

传统的棉织物丝光通常都是将烘干、冷却后的织物在室温条件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即室温下干布丝光。干布丝光工艺比较容易控制,质量也较稳定。但因要求烘干,能耗较大,生产周期较长。

2.湿布丝光

湿布丝光可以省去丝光前的烘干工序,节省设备和能源。而且湿布丝光工艺中,因纤维膨化足,吸碱均匀,产品品质较好。但湿布丝光对丝光前的轧水要求高,轧余率要低(50%~60%),且轧水要均匀,否则将影响丝光效果。湿布丝光时碱液易于冲淡,因此补充的碱液浓度要高,并要维持盛碱槽内碱液浓度均匀一致。

3.热碱丝光

常规丝光工艺是室温丝光(18~20℃),碱液较粘稠,不易渗透,易造成“表面丝光”,厚重紧密织物要获得均匀透彻的效果,困难更大。热碱渗透性好,但膨化较差。因此采用先热碱,后冷碱的丝光工艺。热碱的先期渗入,有利于冷碱液的继续渗入,使织物带有较多的碱量,产生均匀而有效的膨化。

主要优点

(1)丝光作用均匀,效果良好;

(2)光泽、强力、尺寸稳定性都较常规丝光优越;

(3)可与煮练工序合并,缩短工艺路线,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冷却前,使浸热碱的织物汽蒸10′,常压)

丝光设备

常用丝光机有布铗丝光,弯辊丝光和直辊丝光机。以布铗丝光机效果最好,应用最广。

1.布铗丝光机

由前轧碱槽、绷布辊、后轧碱槽、布铗扩幅装置、去碱箱、平洗机等部分组成。

优点:张力易控制,织物缩水率、去碱效果比具它丝光机理想。 缺:布铗部分易产生机械性疵布,设备占地大。

2.直辊布铗丝光机

由进布装置、轧碱槽、重型压辊、去碱槽、去碱箱与平洗槽等部分组成。

特点:常以双层进行,产量较高,丝光均匀,不会产生破边;机身较短,传动简单,操作方便,但扩幅作用差(纬回缩水率难达国标),这是其主要缺点。国内有的厂采用布铗与直辊并用,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