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多年梳理实践总结的针布异常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来源:纺织器材在线 | 作者:纺织器材在线 | 时间:2020-04-22 10:12:45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梳理机是纺织生产线的核心设备,而针布作为梳理机的核心部件则成为各个公司重点关注的管理部分,下面就梳理机针布的使用保养进行探讨。

在干法非织造布的成网生产中,梳理是关键工序,它把准备工序的纤维原料加工成基本上由单纤维组成的薄网,供铺叠成网,或经气流成网,以制造杂乱排列的纤网。针布则是形成纤维的最直接执行者,它是包覆在梳理机锡林、道夫等辊体表面不同规格的针齿器材,是梳理机构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

根据工厂的多年梳理实践,总结针布异常现象有以下几种:

01 针布磨损

针布磨损多数情况下为正常现象,表现为针尖锋利度降低、棱边棱角不清晰、形态不规则、侧面带沟槽、光滑。针尖磨损,必然导致纤维握持能力下降,形成大量浮游纤维,而浮游纤维在两针面相对运动和力的作用下,极易搓成棉结;另一方面磨损形成沟槽后,纤维在梳理力作用下沿工作面向齿根滑移,产生集束作用,阻碍纤维向针尖外转移,随着纤维量增大,分梳效果下降,产品质量不断恶化。

图1 针布磨损整体效果图

图2 针布磨损局部放大图

针对这种不可抗力的问题,一般采取的措施有2种,一种是选用淬火处理过的耐磨金属针布,保证对纤维良好握持和穿刺分梳的能力,阻止纤维下沉,减少充塞,轻化针面负荷,满足高速度、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要求。另一种则是定期更换新针布,管理优异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往往采取周期管理的方法来控制针布的报废,达到使用年限或者生产产量后即进行更换,针对进口梳理针布则采用检查和实验的方法判定报废。

02 针布意外损坏

梳理设备隔距以丝计算,针布损坏现象往往是成片出现。常见原因有接针、异物落入、工具遗落、返棉缠辊。针布损坏属于重大故障,一旦损坏意味着停机、停产。

图3 针布受伤整体图

图4 针布受伤局部放大图

针对这种情况,一般从2个方向入手:一是改造设备,前端加装强磁,梳理入口配置金属检测系统,所有螺丝进行防震动加固处理;二是加强管理,标准化清车程序、强化巡检保养力度。从根本上杜绝螺丝螺母及检修工具的遗落生产过程中有哪些损伤。

03 油剂附着

非织造布的生产中,原料会经过打散、开松、运输、梳理等工序,为保证纤维的固有特性不变和有效的运输,原料中均添加有油剂。长期生产,输送管道、箱体、风机、梳理机内部会积累大量的油剂,影响原料的正常运输和处理,大块油剂脱落还会造成产品的污染。

其中,梳理机针布上残留的油剂会严重的破坏梳理效果、影响出网。在生产过程中,油剂附着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因为纤维表面本身添加有油剂,梳理过程中一部分油剂遗留在针布上,长期运行将改变齿条齿尖的外在形态,当油剂量达到一定程度,针布被厚厚的油剂包裹,针布原始的型号将没有任何意义,容纤量、抓纤能力、转移能力大大降低。

原因主要在于油剂包裹住针尖,导致针齿形态、间距改变,纤维握持和转移能力降低,大量油剂包裹甚至会引发气流的细微改变,形成大量的飞花。

图5 针布附着油剂图

图6 针布附着油剂局部放大图

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了多种措施:①周期性的可采用铜丝刷子清洁,但是对针布存在一定的损伤;②干冰清洗,耗时较长,清洁度高,但是辊体会生锈;③高压水枪冲洗,耗时较长,清洁度高,但是辊体易生锈;④采用表面强化处理针布,该针布光洁度高,自洁能力强,耐用,但成本较高。

04 针布锈蚀

梳理机长时间没有开机,原料含腐蚀性试剂,梳理机筒体两边过纤维量少,湿度大的车间或安装时间过长等,针布会出现生锈现象。

建议:首先,对局部生锈部位可涂抹滑石粉,再用铜丝刷清刷;其次,对锡林大面积锈蚀,在开机时锡林采取反转(注意锡林与相邻分梳原件的工艺隔距不能过小,墙板两端,漏底不允许有聚棉等),再涂抹滑石粉用铜丝刷刷光处理。

综上所述,针布是梳理机梳理的核心部件,针布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而针布的维护保养尤为重要,各个企业均需依据自身要求,采取不同的针布维护保养措施和管理办法,来减少质量隐患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