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PET:关于新加坡实施废旧塑料瓶回收押金制的联想
来源:化纤头条
| 作者:化纤头条
| 时间:2020-03-08 08:54:0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近日,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官宣,将在2022年对饮料包装实施消费者押金制(DRS),作为推行包装废弃物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加速向零废弃和循环经济转型。
一段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由于要对抗垃圾和海洋塑料、节约稀缺资源,各个国家对提高PET瓶回收率都有很高的需求。因此相信再生PET行业内的各位对再生PET回收押金制的提法并不陌生。
一、什么是饮料包装物押金体系?
饮料包装物押金体系的运作是通过在饮料零售价上增加一小部分押金,并在消费者返还空饮料瓶进行回收后将押金退还。这种体系也被称为押金返还制度(DRS)或瓶子法案(Bottle bills),它们通常是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府立法建立。
二、饮料包装押金体系关注度愈来愈高。
随着2017年12月联合国环境署鼓励所有国家加入饮料包装物押金体系,世界上很多国家对其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环境押金制度,品类包括饮料瓶、铅酸电池、汽车等。国外建立押金制回收体系,大都是从饮料包装物开始的,以此作为突破口。一方面饮料包装的量比较大,另外一方面,饮料包装具有形态标准、完整等特性,比较适合于实行押金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实施押金制来解决饮料包装的回收体系问题。
2018年5月欧盟要求所有成员国积极开展以押金返还制度为例的行动,在2025年实现一次性塑料饮品包装物90%的回收率。2018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就引入饮料包装物押金体系进行商榷,而苏格兰执政党领袖已在17年9月宣布了此事。印度古吉拉特邦在2018年6月要求使用智能回收机,丹麦宣布从2020年起要将现有的押金制体系扩大到各类玻璃、塑料或金属包装的果汁及其浓缩产品。香港、澳门也已经初步建立起废旧塑料押金制。
三、废塑料押金制度的优势——提高PET瓶回收率。
目前国内的再生PET打包站基本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小作坊,作为饮料PET包装物等废品的集散地和加工点。目前看来大部分废弃塑料饮料瓶都通过非正规回收渠道,转手并集中于家庭式作坊,但没有相应的控制环境污染排放的资质,易造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
多数再生PET饮料瓶被用来直接生产,仿大化的中低端再生涤纶短纤等,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其利用价值,造成了资源浪费。
实施押金制,可使饮料瓶实现源头分类,不与垃圾混杂,在下一步的清洗加工处理时可以大幅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原料源头把控的好,回收上来的塑料饮料瓶可以做成环保级聚酯切片,或者更干净的食品级聚酯切片,再次做成饮料瓶,实现“瓶到瓶”的循环利用,从而节约石油等宝贵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四、我国国内废塑料押金制度的发展。
目前国内涉及废塑料押金制度业务的主要是北京盈创与陶朗相互配合在试水推广。盈创回收已经在北京市城区布设了5000台智能回收机,安全回收了近5500万个饮料瓶。但小编与北京盈创某位经理的沟通中了解到,虽然废塑料押金制度依旧是再生PET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由于需要整合的因素太多,从回收商到品牌商,相当于把瓶源市场统一签约整合了,纳入统一价格管理,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瓶源的传统回收途径,会打击到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打包站。另外真正的落实,除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之外还需要上升到国家的立法层面。
所以,废旧塑料瓶回收的押金制能否在中国真正的开花结果,需要各方努力的地方还很多,值得期待。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