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面料染色牢度不达标,这家印染厂发奇招,妥妥的解决!

来源:印染学习与交流 | 作者:印染学习与交流 | 时间:2018-08-01 11:17:59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色牢度(Colorfastness)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下文讲述的是染色牢度的一些问题。

活性染料深浓色织物的湿摩擦牢度

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未上染染料浮色转移和有色纤维粒子(10~40μm)的机械转移。

解决方法:

染料的选用

浮色量最少的活性染料,上染率与固色率之差愈小,表明浮色量愈少。染色物上的浮色是造成深浓色染色物的水洗牢度和湿摩擦牢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染料提升力要高。

提升力:染料用于染色或印花时染料用量逐步增加时,织物的表观得色深度(k/s值)相应递增程度。提升力指数(Buildupofdyesindex,BDI)的含义是以某标准深度下(例如以2%owf为标准)测得的染色织物的Integ(k/s)为基准,染料用量逐步递增下的各浓度染色织物的Integ与标准浓度的Integ之比。

工艺注意点

前处理

织物表面烧毛要净,表面光滑↑,摩擦牢度↑。

染色半制品毛效要好,染透性↑,湿牢度↑。退浆也要净,在织物上留有浆料,影响染料透染性。

染色工艺

染料是否透染,或只是表面染色。

浸染法染色-染料向纤维表面吸附,然后逐步向纤维内扩散,有较好的透染效果。

整个染色过程必须控制朝有利于固色反应而抑制水解反应的方向发展,以求得到最大的固色率。

后处理

清除浮色染料和残余的碱剂和电解质等杂质,才能使染色物达到最佳染色牢度和色泽鲜艳度。清除方式:水洗,皂洗和机械外力。

固色剂处理

固色剂处理是在没有性能优良的染料,加工工艺不当造成湿处理牢度较差时的一种补救措施。

活性染料浅色织物的日晒牢度和汗光牢度

染料光褪色机理

光氧化反应破坏染料发色体(汗-光牢度是综合还原和光氧化反应)。影响光照牢度主要是染料本身,织物性质、染色方法、染后固色和后整理都是次要的因素。

染料的选用

染色物的日晒牢度只与染料结构和浓度有关。应在浅色标准深度为1/12、1/25的色卡上选用染料。

拼色组合时,一定要使选用的每个组分染料的耐光牢度水平相当,否则最终的染色物的耐光牢度无法达标。

紫外线吸收剂无法提高染色物的日晒牢度,耐光照牢度测试未通过,无法再用助剂处理以提高。

汗光牢度

汗液中的组氨酸,将金属从络合染料中夺取出来,原本耐光性很好的金属络合染料急剧下降。夏季高温潮湿的亚洲地区较为常见。

偶氮型活性染料会被汗液中的乳酸成分还原分解导致耐汗光牢度的褪色,其机理属于光还原反应;与耐光牢度的机理属于光氧化反应不同,耐光牢度好的活性染料不一定是耐汗光牢度好的染料,耐汗光牢度好的活性染料应具备较好的耐还原反应性。

蒽醌型活性染料仅限于蓝色,无论在氧化还是还原条件下的耐光牢度和耐旱光牢度俱佳

分散染料热迁移牢度和涤锦织物的染色牢度

分散染料染后热迁移造成的牢度下降

染迁移现象

纤维外层的助剂在高温时对染料产生溶解作用,染料由纤维毛细管迁徙到纤维表层并在表面堆积,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如色变;使耐摩擦,耐水洗,耐汗渍等色牢度下降。在长期贮存和运输途中也经常发生这一现象。

分散染料热迁移性与染料本身分子结构有关,与染料的耐升华牢度没有绝对的关系。两者发生机理不同,因此,耐升华牢度好的分散染料的热迁移并不好。

氨基硅油微乳液的使用会加剧染后热迁移的程度。

解决措施

使用防热泳移分散染料,选用亲水性氨基硅油。

涤/锦织物的锦纶沾色牢度

涤纶超细纤维是涤/锦二种纤维的复合丝。浅色只染涤纶,深色需用分散染料和弱酸性染料(或中性染料)染色。

所用分散染料的要求

提升力一致,一浴染色对锦纶纤维低沾染性,二浴染色的酸性还原清洗时易洗涤性和良好染色牢度。

纺织品黄化现象

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吸氯泛黄

免烫树脂整理剂的N-羟甲基酰胺都含有氮,在洗涤过程中如遇水中的有效氯或NaOCl,会发生吸氯现象,有的整理品吸氯后会产生泛黄。

亚氨基

有些荧光增白剂,如棉用荧光增白剂VBL,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亚氨基,洗涤过程中,如遇水中有效氯或次氯酸钠,也要发生泛黄现象。

伯氨基

目前商品化的氨基硅油柔软剂中,90%以上是氨乙基亚氨丙基聚硅氧烷,在聚硅氧烷侧链上有两个氨基(一个伯胺基,一个仲氨基),含有3个活泼氢原子,是造成黄化的根源。把伯氨基改变为仲氨基和叔氨基即可消除泛黄现象,已有许多产品供应。

在聚酰胺纤维与弹力纤维中往往加入一种抗氧化剂,受热后泳移到纤维表面,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接触后形成一种黄色化合物(与羟基反应),尤其在燃气加热拉幅机上预定型时会产生严重泛黄。织物除致热泛黄,在贮存过程中也存在泛黄现象。

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纤维素纤维后纤维上残留氯必须除去,否则将使漂白纤维泛黄,除氯处理可用硫代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氨纶及其混纺弹力纤维,大豆纤维等不耐高温处理的织物,热处理温度超过150ºC会黄变。

涤纶超细纤维碱减量促进剂大部分是阳离子型季铵盐,如果织物上没有去净,高温处理会泛黄。

阳离子型固色剂中很多品种会使纺织品黄变。

水中如有锰离子(Mn+2)在前处理中会使织物变黄。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