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行业新闻>>正文

12月纺织圈已经发生这些大事!纺织人速速围观!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中国轻纺原料网 | 时间:2017-12-12 20:39:24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1. 又一批工业品牌示范企业出炉 6家纺企上榜


12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7年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名单,共包含44家企业。其中,6家纺织企业上榜。

2017年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名单:

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

  江苏盛纺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圣夫岛纺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

2. 新疆三名纺织女工获国字号“传承大工匠”

近日,新疆三名纺织工人获得国字号“传承大工匠”荣誉称号。

12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纺织行办了解到,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颁布《关于命名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的决定》,新疆喀什齐鲁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总教练狄秀华、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细纱工柔鲜古丽·阿西木和新疆奎屯锦孚纺织有限公司细纱工秦利。

据了解,随着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棉纺织行业内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新疆棉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和质效提升。

3. 重庆奉节蚕茧产值达4800余万元 蚕农喜丰收

11月27日,重庆奉节县召开蚕桑产业发展工作会。县领导龚举品、张迁,县府办、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吐祥镇、青龙镇、五马镇等相关部门乡镇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据了解,今年全县发种29000张,产茧110万公斤,产值达4800余万元。优质茧率达90%,各项指标较高,尤其是秋茧质量历年来最好,平均丝长1128.2米,可供缫制5A级生丝优质原料。养蚕农户涉及全县11个重点乡镇,58个行政村近2万蚕农1500个建卡贫困户,推广科技养蚕实现平均每户种三亩桑每季养3张蚕(一个劳动力),一年三季仅养蚕可收入12000元以上;截至2017年秋季,已发展的年养蚕5-10张的大户324户,户均养蚕收入2万元以上。

国际要闻

1. 美棉合同大量取消 下年度已销售30万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截至11月30日,美国2017/18年度棉花净出口销售量累计达到232.8万吨,完成USDA出口预测的73%,高于上年同期大的53%,同比增加59万吨,增长34%。

11月24-30日一周,美国2017/18年度陆地棉新增销售5.5万吨,皮马棉销售新增0.8万吨,陆地棉合同取消1.3万吨,皮马棉取消1.1万吨。据了解,皮马棉合同大量取消的原因是,长绒棉产量可能低于USDA的预测。当周,美国陆地棉和皮马棉装运量均创下年度新高,总装运量为6.1万吨。

截至目前,美棉待装运数量总计175万吨,累计装运量达到57.8万吨,同比差距缩小到10.1万吨,减幅15%,完成USDA出口预测的18%,低于上年同期的21%。

截至11月30日,美国2018/19年度棉花净签约量累计达到30.9万吨,是上年同期的2.6倍。

2. 拉脱维亚纺织行业已克服危机恢复增长

拉每日商务报12月7日报道,拉纺织服装工业协会会长Guntis Strazds说,经研究纺织企业前9个月财政活动,认为纺织行业已经克服危机。去年纺织业出口量下降10%,今年增长8%。产品的周转量增加约4600万欧元,达到5.1亿欧元。

成品服装生产商今年的业绩表现良好。预计成品服装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将大幅增长。Guntis Strazds说,去年成品服装出口额为1.85亿欧元,今年出口额可能达到2.3亿欧元。今年出口到俄罗斯的纺织产品量显著上升,回到了2014年水平,约4000万欧元。虽然对纺织行业来说欧盟市场非常重要,欧盟约占总出口量的75%,但俄罗斯仍然是重要的市场。(驻拉脱维亚使馆经商参处)




3. 埃及将为新纺织项目的投资者提供激励

埃及工业和对外贸易部长塔里克卡比尔(TarekKabil)最近表示,该国将为新纺织项目的投资者提供激励。在与最高纺织工业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卡比尔说,在Kafrel-dawar市和el-mahalla市已经建立了纺织工业和纺织园区。

Kabil在一份声明中说,他的部门正在与工业、农业和公共事业部门合作,发展纺织行业。

据《埃及日报》报道,埃及将于2017年底推出《2018-2020年国家手工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根据埃及纺织品出口委员会的官方统计数据,今年1月至10月间,纺织品出口增长了3%,达到6.7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6.51亿美元。

企业动态

1. 富贵鸟由盈转亏 男装企业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近日,停牌15个月的服饰品牌富贵鸟(01819.HK)公布了最新财务报告,截至2017年6月30日,其净收入减少约3.82亿元至4.12亿元,同比减少48.09%;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损失为1088.73万元,较上年同期净利润约1.41亿元转亏。

自2013年年末登陆港交所以来,富贵鸟交出的成绩单一直难如人意,频繁的人事调动及疑似“内斗”的丑闻使这家传统服饰企业增长乏力。而富贵鸟遭遇的瓶颈同样也是众多闽派服装企业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受经济持续下行的影响,劳动力、运输等成本不断上涨,加之外国品牌的不断涌入,国内服装品牌的龙头地位受到不少冲击,不少传统服装企业笼罩在关店的寒冬之下。从产业的地域分布来看,作为“四大门派”之一的闽系企业曾经占据国内男装的半壁江山,如今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零售转型之路大多波澜曲折。


2. 日本东丽佛山南海设新厂 年产值预计10亿

11月6日,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发布公告称,决定购置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工业用地,作为高新聚化纺粘无纺布(PP纺粘无纺布)的新生产据点。这意味着,东丽集团华南无纺布项目正式落户位于九江镇的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

公告称,新公司将于2017年11月成立,公司名为“东丽高新聚化(佛山)有限公司”(TorayPolytech(Foshan)Co.,Ltd.,简称“TPF”)。新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2亿元人民币,首期投资2亿美金,计划引进年产量高达20000吨的PP纺粘无纺布生产设备,投产时间为2019年中期。投产后预计可超10亿元年产值,超亿元税收。

3. 惊!H&M被曝烧衣服清库存 每年焚烧12公吨

近日,据fashionunited报道,丹麦一个名为Operation X的电视节目指控H&M每年焚烧12公吨未出售衣物,且自2012年至今已累计销毁60公吨。该节目跟踪调查了H&M今年6月的尾货去向,记者表示,亲眼看到这些衣物被运入丹麦一家名为KARA/NOVEREN的废物处理公司。

据节目调查,约3万件还挂着标签的全新儿童牛仔裤和女裤被处理。丹麦科灵设计学院的教授Else Skjold对此发表了意见,认为H&M这样做是由于生产过剩。

刚开始,H&M对调查情况予以否认。“节目中看到的所销毁衣物都是停止生产的产品,”H&M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它们都是发霉或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一批订单。”“材料可循环是我们的核心策略,H&M一直确保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材料,”发言人说道,“焚烧其实是我们最不愿使用的销毁手段,除非衣物发霉或含有不好的化学物质。”

但根据Operation X进一步调查显示,被销毁衣物是有用的、全新的。且从他们选择的被烧毁衣物同批次的2条裤子与H&M正在售卖的同款裤子做检验对比,并不像H&M所说那样含有化学物质。虽然H&M自己也做了实验,并将不同结果公布于网上。但据Glossy24日报道,上周H&M承认了定期烧毁衣物的行为。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吕佳菲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