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宗 - 报价时间问题
1. 容易在报价时间上拖沓
对新客户的报价需求,一般要求是24小时内报出。
对于常规产品,或者非定制产品,报价最迟不能超过72小时。
通常来说,越晚报价的供应商得到订单的可能性越小。
当然很多行业不同,比如家具行业,拿到客户的一份图纸,需要翻译和拆解,让设计师配合才能报出相对准确的价格,这种情况下,懂行的客户肯定也能理解,但业务员就应该第一封邮件回复客户:
2. 在客户不上班的时候发报价,结果邮件石沉大海。
除非客户催的很紧急,报价的邮件尽量在客户上班的时间发给客户,可以设置定时发送。让客户上班后第一时间能看到你的邮件,而不是去翻阅各种邮件后得到你的报价。
第二宗 - 报价格式问题
1. 报价不详细不完整
一个完整的报价最少应该包含:价格术语、生产期、MOQ、付款方式、预付金额、报价有效期、运输方式、码头、保质期(保修期)、售后服务细节、包装方式等。
另外供应商的名字,联系方式等,必须在报价表里面清楚写明,以防客户看完价格找不到你了。
2. 报价表不够专业,格式不对
a. 报价表的命名 – 必须包含项目名称,供应商名字,和报价日期。方便你对报价进行管理,也方便客户对报价文件进行归档。
b. 报价表的格式 - 必须能直接打印的Excel格式,或者直接PDF格式。方便有些客户打印报价供上级参考。
c. 建议是贴图片式的报价,让客户一目了然的知道报价的产品分别是什么,而不只是一堆的编码,客户仍然需要去配对和理解。
第三宗 - 报价邮件正文内容
报价太冷漠,邮件只写一句,请看附件的报价单。
a. 对有机会报价表示感谢。
无论是新老客户,不论是寒暄还是礼貌,都可以跟客户表示感谢。We are so grateful to quote this project. 或者Thank you for giving XXX (公司名) this opportunity of quoting this project.
b. 对报价内容做简要说明。
c. 提出问题,增强客户回复的可能性
在邮件中提出几个专业的问题,封闭式的问题;初次报价的邮件,不建议问太多问题,一般不超过3个,问的问题过多,客户会懒得回复。
比如说:
1). When will you need all the products arrive in XXX (客户所在城市,国家) - 这个问题能刺探客户是否有实际的订单
2). Could we change the material from wood veneer to melamine, so the price will be 30% less? - 让客户觉得你对材料专业,并且为他考虑节约成本,给出专业的建议
高质量的问题创造高质量的人生。成功的人提问较好的问题,从而得较好的答案。
——安东尼·罗宾 源自美国作家的书《提问 –成功领导的基础课》
第四宗 - 报价忽略客户需求

第五宗 - 报价千篇一律

第六宗 - 拒绝报价
1. 拒绝报价,怕同行来骗价格
很多业务员在报价的时候思路不清晰,或者对询盘或客户有偏见,生怕对方是同行来套价格,害怕或拒绝报价。或者非得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把客户或者项目底朝天的问个清楚,才愿意报价,可现在是供大于求的市场,真正有需求的客户,在第一轮挑选供应商的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来跟供应商兜圈子。
2. 不愿意报价,担心做无用功
也有一些业务员做了半年一年,报了很多价格都石沉大海,开始产生倦怠心理或者消极态度,特别是家具行业,很多项目都是几十页的图纸需要翻译,业务员担心做无用功,如果接不到项目,报价费时费力。可是反过来想想,不付出哪里有收获?
第七宗 - 只会报价
只会报价,眼巴巴的以为报价就会有订单,没有做报价以外的工作。
讲一个实际案例,我们在迪拜有一个超级大客户,第一次报价后,客户对我们的意向也很大,我们也飞去迪拜拜访过一次客户,但生意最后被台湾供应商抢去做了,我们丢单丢的有点不明就里,就问了问客户实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明显我们的价格比较有优势,却丢了这个大订单。
客户开始说,因为我们俩家在报价的同时,台湾人就开始打样品,并且把样品准备好了,等客户来验厂的时候,直接能看到图纸上的产品做成了实样,而我们却还在纠结样品费用是否由客户来出,结果千万订单就这样拱手让人了。
后来又从客户那得知,台湾的供应商做了太多我们没有做的事,
1. 拿到图纸,准备报价的时候,直接飞到迪拜,跟客户一起飞到英国去见这个项目的设计师,准确理解了设计师的各种理念
2. 得到设计师所有的理念后,台湾人又飞了迪拜,在迪拜与项目经理深入的分析了每一个技术参数,到项目现场看过场地后,确认了实际的尺寸和要求,回到台湾立即投入样品生产。
报价不是那么简单地比比价格就能拿下订单。
工厂的硬实力当然重要,价格当然重要,但报价外的功夫也不容忽略。
以上报价“七宗罪”,你犯过几宗?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