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机针织:属于针织纬编。通常多是织双面片状织物如衣领,下摆等,或织单面筒状织物如成形羊行衫等大多织纹路较细的织物。
圆机有圆纬机和圆袜机。圆纬机(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的针床为圆筒形和圆盘形,针筒直径一般在356-965mm(14-38英寸),机号一般在E16-E32.。主要用来加工各种结构的针织毛坯布。
针织圆机调试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破洞?这个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无法阐述得非常全面,只能从常见的情况来分析。
破洞的成因很简单,就是纱线在编织过程受到了超过其自身断裂强度的力,将纱线拉断形成的,但其外力的产生则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去除纱线自身强度不足的影响,单就调试过程中机器的调整方面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送纱张力偏大
送纱张力偏大会造成破洞。当压针量(弯纱量)不变时,减小送纱速度,会导致送纱张力加大。此时,若送纱张力接近纱线的断裂强度时,就会产生破洞,但编织还会连续进行,当张力再加大时,不仅破洞会增加,而且会伴随出现纱线断出编织区,造成停车,俗称断纱。
2 机号与用纱不匹配
某一固定的针筒,所使用纱线的粗细是有限度的。过细时织物的保型性不好;太粗则很容易造成破洞,其原因如图示1所示。
当织针弯纱时,针钩将纱线拉入针槽或由相应沉降片形成槽位。此时,针头与槽壁或沉降片间的间隙L就成为容纳纱线的空间。固定机号的针筒其间隙L是固定的,当纱线的直径超过L时,纱线被针钩拉住下行时就会挤在针头与针槽壁之间,很容易造成破洞。如果纱线的断裂强度较大时,还会造成针头被拉断。
3 克质量过高
当纱线被织针弯曲成圈后,在下一路编织过程中会从针上脱掉并套住新钩住的纱线。脱圈时,织针针舌会在正成圈的纱线的作用下闭合,将新钩入的纱线关闭在针钩内,已成圈的纱线则从针钩处脱落。当针舌关闭时,针头部分的周长比针舌开启时织针其他部分的周长都要长,如图2所示。
如果线圈要顺利从针头脱下,则线圈的长度一定要大于等于针舌关闭时针头的周长a,否则就会被针头涨破,造成破洞,此现象在单面机上较为常见。考虑到编织过程中线圈转移现象,实际的最短线圈长度往往略小于a,以28 针/25.4 mm单面机汗布为例,其最小线圈长度约为针舌关闭时针头部头宽度的2倍。当然如果使用丝线类原料,由于其强度大、弹性好等缘故,其最短线圈长度比其他纱线类要短。
这里讨论的针头部分在脱圈时对线圈的膨胀作用是导致破洞的原因之一,并非是说依靠这些分析,推导出织物的最短线圈长度。
4 导纱器安装位置
导纱器安装时如果离织针过近,其距离小于导入纱线直径时,纱线会被挤在导纱器与针之间。由于织针吃纱的速度大于针筒运转的线速度,在被挤住的纱线与弯纱点之间由于拉拽张力增大。很容易形成破洞,在导纱器护针舌的机器上,此类现象经常发生。所以,在安装导线器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离针太近,要留有一定的间隙,此间隙一定要大于导入纱线的直径。
5 浮线三角的位置调整
在有些复合组织的编织过程中,最常见的如棉毛组织等,此织针在等比固定的路数上是走平针,即不参加编织,但此时这些走平针的织针上仍然挂有线圈,对于浮线三角可调整进出位置的机器,此时要特别注意浮线三角的进出位置的调整。如果压得深,很容易将挂在针钩内的线圈压断;压得太浅,又会使得前路编织时脱圈的线圈不彻底形成花针,深浅不一致又会使得布面起横条,尤其在棉毛类织物上更明显。所以在使用浮线三角可调整类的机器时,要特别注意浮线三角的调整位置。
6 双面圆机针盘、针筒三角相对位置的调整
在编织罗纹组织时,针盘、针筒三角的位置一般调整到完全后吃位置,即当针筒织针完成脱圈开始平走时,针盘针开始进入针盘口;或者调整到对吃位置,即针筒针、针盘针同时吃纱脱圈。不要调整到中间位置,即在针筒针完成脱圈上升回吐纱线时,针盘针已经开始脱圈吃纱,一般罗纹机针筒三角的脱圈部分的回针角度为40°左右。
但对吃时,由于针盘针、针筒针同时吃纱,相互间没有给予与索取关系。只要进纱张力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一般不会出现破洞现象,只是此位置无法编织厚重织物。
在编织提花织物时,由于选针的缘故,针筒针出针的频率变得不规则,而针盘针则是很规律地出针。此时,针盘、针筒三角的相对位置一定要调整到对吃位,而不能采用后吃位,即针筒针、针盘针同时吃纱,滞后吃纱会使得纱线的运行线路变得曲折,纱线与针间的摩擦加大,内应力加大,形成破洞。
棉毛组织或类似棉毛组织的部分织物,由于出针数量少,对针盘、针筒三角相对位置的选择就不那么敏感。
牵拉卷取的张力大部分作用在下布慢的基本组织上,很容易由于牵拉张力大而把此基本组织拉断形成破洞。同时,下布快的基本组织,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牵拉,脱圈会不彻底,出现拥布顶布现象。所以,各基本组织间的送纱速度的配合一定要合理。
7 弯纱深度的调整
在编织带集圈类的织物时,要特别注意集圈三角的压针深度。因为织针在进行集圈编织时,针钩内原有的纱线并未退圈,而是滞留在针钩内。如果集圈的弯纱深度超过滞留在针钩内的纱线的弯纱深度,则滞留在针钩内的纱线就会被集圈三角的压针点拉断形成破洞。另外,在双面织物中,当针盘针与针筒针同时编织时,如果采用滞后成圈的三角对位时,若针盘三角与针筒三角弯纱量配合不好,无论是针盘压针过深、针筒针压针浅,还是针盘针压针过浅与针筒压针过深,都会因为纱线运动线路过于曲折而产生破洞。
8 其他原因
除去以上编织原因外,还有一些常见原因。例如,针舌歪、织针过度磨损、储纱器皮带偏松、卷布张力过大、针槽过紧等,在此不再逐一论述。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