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独家发布丨以功能纤维闻名的台湾人造纤维产业,未来拿什么保持竞争力?

来源:纺织科学研究 | 作者:纺织科学研究 | 时间:2017-07-30 08:40:23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4月13日~14日,第十一届亚洲化纤会议在印度孟买召开。亚洲化纤会议是亚洲化纤行业最高级别的国际性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此次会议上,台湾人纤公会理事长侯博明表示,近年来,台湾纤维产业着力开展科技研发,重点开发差异化、智能化及环保型纤维。

台湾人造纤维产业现况

据报告,如表1所示, 2005~2016年台湾纺织业产值为新台币3,721亿~ 5,012亿元之间。2016年人造纤维制造业产值达新台币910亿元,占整体纺织产业新台币3,852亿元的24%。

如表2所示,2016年台湾人造纤维产量略有回落,全年共完成产量约263万吨,比2015年下降3%,其中:内销175万吨,占总产量的67%,同比下降5%,出口867万吨,同比增长4%。

如图1所示,台湾人造纤维生产结构:聚酯丝、聚酯加工丝和聚酯棉等占总产能78%,聚酰胺6纤维、原丝和加工丝占总产能15%,其他包括碳纤维、聚丙烯腈棉、嫘萦棉、弹性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等占总产能7%。

台湾人造纤维产业发展方向

台湾人造纤维的应用旨在创造价值, 降低成本,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如图2所示,高性能、高韧性的纤维主要应用在医疗、户外运动、耐热防火、交通运输、农渔业和电磁波遮蔽材料,而功能性和工业性用人造纤维主要应用在节能减碳、环境保护,高耐磨,包装材料,高能见度材料,防护材料,特殊材料和土木建筑。


纺织业在台湾曾一度被称为“夕阳产业”,但如今,凭借着科技与创新及不懈的努力,台湾纺织企业打造出享誉全球的功能性纺织品,成为国际品牌的供应商。功能、环保、智能型的创新产品开发是台湾人造纤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 高科技、多功能性的创新纤维

台湾纺织规模虽小,但注重差异化发展。目前台湾已开发出多种差异性纤维包括吸湿排汗纤维、仿天然纤维、弹性舒适纤维、异型断面纤维、色彩增艳纤维,阳离子可燃纤维,神奇抗勾纱,超细轻量纤维,双色调纤维。

2 用于智能衣、保健功能服装的智能纤维

智能服装结合IT产业、健康看护、居家生活、运动及安全防护,给予穿着者更友善的产品感受与服务,这是近年纺织业创新技术与新概念的发展模式,智能纤维也已成为台湾企业的重点研究方向。所谓智能纤维,是指能够感知外界环境(机械、热、化学、光、湿度、电磁等)或内部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并能做出响应的纤维,应用于精准医疗、智能防护、人工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等领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健康看护领域的智能衣的应用。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智能衣起到推动作用。根据国际信评机构穆迪最新报告预测,到 2020年为止,将有13 国达到“超高龄社会”标准(国家中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达 20%);到 2030年,有34国达到“超高龄社会”标准。在人口老化快速和医护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全世界的健康医疗体系正值转型期,逐渐从到院照护转为远端医疗照护,以及疾病预防、预警为主。

预计未来,老人只要在家穿上智能衣,就能透过无线传输到医院的大数据资料库连结,减少前往医院途中可能的意外,在家保健监控,身体一有异常,系统就会通知,甚至可以运算出在心脏病发作前的不正常数据,在发作前几小时或是前几天就提前预知,减少死亡机率。

台湾在纺织技术与研发上占据优势,预计20年可以达到如出现在科幻电影中一般的,能够自动调节温度,或具超强的防护性,或集成全息通讯设备,可以随时与他人沟通。


目前台湾利用人造纤维开发出的智能纺织品包括:见表3

3 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纤维

近年随着绿色消费意识兴起,为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与提升企业环保形象,环保俨然已成为全球品牌商的采购共识,有害物质零排放兼具环保特性的纺织品 已成为市场主流。台湾纺织业率先响应针对《巴黎协定》这一全球减碳承诺,以循环经济理念落实资源消耗减量、资源利用率高效化、废弃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以及纺织经济活动生态化与循环化。台湾纺织业除了使用环保再生材质生产纺织面料,同时也与供应链体系成员共同积极研发新产品,切实控制碳足迹、降低地球温度。

生物基聚酯和聚酰胺、回收再利用聚酯和聚酰胺纤维以及原液着色纤维等主要应用于此类的纤维。目前台湾开发了使用生物基乙二醇+PTA 制成PET纤维,使用生物基丙二醇+PTA 制成PTT纤维和使用丁二醇+PTA 制成PBT纤维,以及生物基聚酰胺,用于服饰、家纺、产业用等终端产品领域。(图3)


中国台湾的远东新世纪(FENC)公司在2016年4月世界地球日,推出世界上首款生物基EG +生物基PTA制成100%生物基聚酯成衣(图4)。继可口可乐公司制造出世界上首只生物基聚酯瓶后,这种先进的成衣再次展现FENC公司对于聚酯的整合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可口可乐公司曾在2015年意大利举办的世博会上展出该生物基聚酯瓶,实现了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台湾企业对宝特瓶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已经很成熟。消费后的宝特瓶回收后,可经特殊聚合纺丝技术生产出具有质量良好的宝特瓶回收聚酯纤维,以此减少宝特瓶废料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石化原料的使用,降低CO2及能源的损耗,从而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护地球。

此外,台湾企业还对生产聚酰胺纤维所产生的废纱、及产生的废布进行收集回收,制成再生聚酰胺材料,强调了对环境的亲和性。

生产环保原液着色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纤维。采用原液着色技术生产有色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纤维,染整时减少能源消耗与废水的处理,节能减排,是最环保的新素材之一。如:南亚新式原液纺丝Chromuch®,具备了传统燃料颜色选择多、色泽鲜艳,以及颜料染色坚牢度佳的优势;力鵬企業开发高牢度環保原液染色纖維( Ecoya® ); 聚隆纖維股份开发了原液染色尼龍纖維、聚酯纤维及聚丙烯 (AceColor® 纖維)。

除了高科技与多功能性的创新纤维、用于智能衣与保健功能服装的智能纤维和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纤维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外,台湾还在开发凉感衣与发热衣的温度管理纤维,以及拓展产业用与家用纺织品的纤维应用领域方面努力。

凉感衣、发热衣的温度管理纤维。温度可控纤维是台湾目前纤维开发的另一发展方向。如:吸湿排汗纤维、添加粉体纤维,亲水纤维,抗紫外线纤维主要应用到凉感衣上。远红外线蓄热保暖纤维,吸湿发热纤维、中空纤维,添加粉体纤维,聚丙烯纤维主要应用到发热衣。

人造纤维被广泛应用的另一领域就是产业用纺织品及家用纺织品。应用于产业用纺织品的纤维包括了碳纤维,应用于航天工业、风力发电叶片、运动休闲领域。聚酯工业长丝,其特点强力高,重点研发生物基工业用丝、抗菌工业用丝等;聚酰胺6和聚酰胺66民用和工业用长丝,应用在户外运动、网具、车用轮胎帘布等;非织造布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应用在医用填充物、卫生材料、擦拭用料、医疗用材。


台湾人造纤维产业发展展望

台湾人造纤维产业将围绕四个方面着重发展。运动休闲时尚风潮的兴起将再次扩大运动服饰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环保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共识,使得越来越多的纤维供应商研发并生产绿色纤维,预计2020年全球环保纤维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万吨。

智能纺织品的前景也被十分看好,预计2020年智能衣的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件。最后,产业智能机械化也将是人造纤维产业的发展重点。

为协助台湾为协助产业升级,台湾提出“产业智慧机械化”规划,协助厂商从传统制造进入智能制造,运用工业 4.0关键技术,将有助于台湾产业可即时有效掌握与规划公司未来营运走向,强化公司体质及增加竞争力。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吴晓芬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