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以来,不少纺织厂明显感到压力,一方面储备棉虽然成交率下降但是成交价格依旧稳居高位,纺企原料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下游棉纱销售不如从前,销售价格呈现下跌趋势。25日,一位四川企业甚至说,现今纯棉纱价格已倒挂,再经营下去,就将回吐前期利润了。纺织企业生产举步难艰的情况可见一斑。
1低支纱成本接近售价
中高支纱成本大增
以普梳21S、32S为例,所需棉花资源以4128级地产棉以及储备地产棉为主,再就是少量中低品质储备新疆棉或2016年产的新疆棉。截至目前,4128级地产棉、储备地产棉到厂价分别为15500元/吨、15300元/吨一线,价位水平较5月中旬累计上涨300元/吨;4127级新疆棉到厂价在15800元/吨(毛重),较5月中旬累计上涨400元/吨以上。
目前,川渝市场普梳21S、32S的销售价格分别为21800元/吨、23000元/吨一线,分别较上周下跌200元/吨一线。“现在中低支纱的成本与销售价格就将持平了。”一位市场人士表示,以目前价格销售,企业利润不足300元/吨,如果除去利息、迎来送往以及其它杂项支出,企业已基本没有利润。
再来看中高支纱情况。25日,一位重庆纺企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目前“双29”、“双30”新疆手采棉17000-17200元/吨的到厂价,来折算精梳40S成本达到26200元/吨,但是目前精梳40S的售价仅在27000元/吨,企业毛利润在800元/吨。相比较4月份还能达到2000元/吨的时候,短短20多天的时间,纺企利润被“腰斩”,企业难承其重!
主要原因是上游棉价被炒作,下游接单有所迟缓,纺织厂相互间竞争降价。
第一,“最关键是现今优质棉被炒得太高了,这样下去大家都赚不到钱。”上文的重庆纺企负责人说道,他说希望上游原料成本能够再降一些。
第二,近期同类棉纱产品竞争激烈,为吸引订单,企业不得已降价以求。不少企业反馈,今年以来,常规纱一直销售顺畅,企业满负荷开工,产品库存上升。而近期,不少企业因为急需回笼资金来拍储,市场常规纱的流通量加大,导致市场同质竞争的加剧。
第三,下游坯布未有明显好转。近期纯棉坯布总体平稳,局部小幅下跌。尤其部分规格坯布库存压力增大,对产业链上游形成需求压力。近日河北某企业全棉坯布32S*32S 71*68 50"价格在5.27元/米,山东某厂全棉普梳坯布40S×40S 128×68 1/1 63"价格6.74元/米,山东某企业C60*60 90*88 64”巴厘纱报价在5.3元/米。目前,坯布厂家一般接单生产,无单停产或减产,对原料是“随用随买”,赊欠现象又有显现迹象,给上游市场造成不小压力。
2淡季提前、外纱冲击
纱厂试探提价未果
一方面内外销市场逐渐走出旺季,进入淡季,而秋冬季来单则以OE纱、C40S及以下支数为原料;另一方面受近日印度棉纱价格大幅下跌的冲击,部分纱厂JC40S以上棉纱报价下调300-500元/吨,纱厂利润状况很不乐观。
而在棉纱报价下跌后的当口,棉价迎来上涨。虽纱厂、贸易商补涨意愿强,试探性提高报价,但实际成交时大多执行原报价,只有少数新订单执行新报价,多数规格相对清淡,高支类略弱于常规类。
河南某中型棉企表示,近日陷入尴尬状况,高品质新疆棉、外棉及储备新疆棉成交价较大幅度上涨,但纱、布欲涨难涨、接单价下滑,纱厂腹背受敌;小纱厂采购储备地产棉、2016/17年度地产棉纺C21S及以下支数棉纱,成本、工资、税收等占有优势,大中型企业处于竞争劣势。
3利润被压缩
纺企绝不接受高棉价!
如果任由上游成本高企的情况继续发展,那么纺企将陷入亏损。“大家现在对高价棉的抵触情况较强,绝不接受高价棉。”不少纺企表示。
纺企对高棉价的抵触,最直接的印证就是本周储备棉成交率的惨兮兮:
5月26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计划挂牌出库销售储备2.95万吨,实际成交1.37万吨,成交率46.49%,成交平均价格15318元/吨,折3128价格16519元/吨。
5月25日,国储棉挂牌2.97万吨,实际成交1.52万吨,成交率51.21%,成交平均价格15465元/吨,折3128价格16620元/吨。
5月24日,国储棉挂牌3.02万吨,实际成交1.61万吨,成交率53.19%,成交平均价格15320元/吨。
结语:5月走到尾声,整个棉纺市场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棉纱全线走弱,既有原料原因,又有下游坯布行情偏弱的原因。纺企对高棉价的抵触直接体现在了储备棉的销售上,成交率不断刷低的背后可以看到纺企的利润不断被压缩,纺企对高棉价的不接受,这就是市场的体现!或许唯有这样才能换来纺企的喘息之地。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