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国宝级织造技艺织就蜀锦,老手艺如何传承?

来源:中国纺织报 | 作者:中国纺织报 | 时间:2017-04-06 17:06:45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近年来,一些企业、设计团队通过吸引设计人才、对外建立营销网络、联合经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等举措,力图让蜀锦这一传统技艺融入现代元素焕发新生。

“蜀锦在唐代出现了纬线提花技术,不仅对蜀锦,对后期的宋锦和云锦,都起到重要影响。20多年前震惊考古界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虽然没有明确的铭文证实这件织锦为蜀锦, 但苏州丝绸博物馆专门从事丝绸织造研究的专家,根据其纹饰的结构,完全可以得出它就是蜀锦的结论。”近日,苏州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王晨在成都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蜀锦的织造技艺及纹样艺术漫谈》讲座中重点提到了蜀锦这一国宝的织造技艺。


寸锦寸金难织就

蜀锦是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其兴于春秋战国,繁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蜀锦有2000年的历史,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成都从汉朝时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锦官”,成都由此被称为“锦官城”。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锦原材料为蚕丝,生产工艺又极其繁琐,因此在古代还有“寸锦寸金”的说法。蜀锦织作之难,工序之多,属众多锦类之最。蜀锦挑花结本技艺极为考究,细丝密线,才能缀连成篇,堪称细节的艺术。

据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蜀锦织造技艺”代表性省级传承人贺斌介绍,挑花的技艺考验的是艺术与技术的对接,前期师傅要进行样稿设计,画图并标注经纬。通过意匠制作、挑花结本,在480根绷子上用花签和花勾把不同色彩的纬线结上去。这一过程不能出差错,因为每一个节点和纹路必须对应在线上。织造速进需要提花工与挑花工的默契配合完成,提花工每次提起经线,挑花工顺势脚踩竹竿、投梭打纬,梭子投过后要按顺序放在一侧,如果顺序打乱则影响图案效果。因为工艺复杂,通常1厘米的蜀锦需要耗费136根~140根纬线,两个熟练工人1天下来也只能织7厘米~8厘米。


老手艺如何传承

在贺斌看来,蜀锦并非轻易就能学会的。现在年轻人学习蜀锦技艺两三年也仅能学到蜀锦技艺的皮毛,而要熟练掌握蜀锦技艺则需要七八年的时间。“这主要就是一个定手性的过程。定手性,既要手足并用,还要与他人心手相应;既要耐得下心,也要下得了功夫,如此才能织出好锦、守住技艺。”

“蜀锦工人的工资在三四千元左右,但是一个新手刚来时是没有三四千元工资的,要学3年才可以拿到。所以有的工人做了半年或者3个月就走了。”四川省级蜀锦传承人曹代武说。

李泊黎是曹代武为数不多的弟子之一,他表示,他之所以坚持是不想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丢掉。他表示,目前全国约7人操作蜀锦机,一些老师傅有技术,却没有力气去操作了。

2016年4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南丝路上蜀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一文中提到,如今成都能全面掌握蜀锦传统手工技艺的艺人不足10人,且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老龄化问题严重。

李泊黎说:“传承要先有工资保障,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蜀锦不是仅仅会上机就可以了,还要维修、牵丝线……一个人不可能全部掌握。即使一个人能全部掌握,也不可能一个人上机,一个人完成。尽管现在有采用电脑数码的数码锦,效率比手工织造高许多。但手工蜀锦承载更多机器无法企及的东西,比如质感、情感……”

为保证蜀锦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后继有人,使蜀锦织造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蜀锦博物馆在原有一台清代道光年间古蜀锦机的基础上,复制了6台蜀锦花楼木织机,还请回原成都蜀锦厂总工程师和7位从事了几十年织锦的老艺人,并招收了一批年轻学徒,开展蜀锦技艺传授,保证了整个织造过程沿用最本质、最真实、最完整、最传统的蜀锦织造技艺。蜀锦博物馆还建立了蜀锦艺人的个人资料信息库,通过不断招收学徒拜师学艺,老艺人悉心教授,带徒传艺,目前已培养了众多的年轻蜀锦学徒。

蜀锦专家胡玉端建议:“国家应该尽早拿出保护这一古老传统技法的政策措施。”目前,胡玉端等人及华阳街道办等机构正在想办法扩大传承渠道,让古老蜀锦技艺历久弥新。


融入现代元素焕新生

与我国其他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蜀锦也面临着如何传承和创新、如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喜欢等问题。于是,一些企业、设计团队通过吸引设计人才、对外建立营销网络、联合经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等举措,力图让蜀锦这一传统技艺融入现代元素焕发新生。

“我们要把蜀锦这门传统的极致工艺,加入现代的元素,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产生共鸣。”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设计总监、加拿大籍华人设计师杜予立带着自己的加拿大的设计团队入驻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他们探讨蜀锦制品在北美市场的推广问题,并不断加大蜀锦的创作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制作,杜予立设计的产品让各国消费者眼前一亮:嵌有蜀锦绣片的耳坠、以插画风格绣出的十二生肖丝巾等,既保留了蜀锦的工艺特色,又体现了现代时尚的审美取向。

SHU ART(蜀文化)系列丝巾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结合传统蜀锦制作技艺手法,绘出了东方人物的古典神态,产品上线1个月,就受到了西方消费者的欢迎,网络销售额增加了6倍。SHU ART系列产品不局限于传统的织棉和刺绣,大胆地将蜀锦蜀绣和皮革、羊毛羊绒等材质相结合,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贺斌说:“蜀锦目前正在探索和美国的一些顶尖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一定要让蜀锦传统的制造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融入现代生活,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从而弥补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力的不足。”

为了使蜀锦走出国门,国内外各类文创公司也开足了创新的马力。通过努力,四川省金笛服饰有限公司专门组织国际顶级服装设计团队,创新性地设计出具有蜀锦图案标识的高端服饰,通过成都发车的中欧班列降低了物流成本,目前已成功打入法国、意大利等高端奢侈品消费市场。同时,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成都艾民儿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准确抓住契机,凭借蜀锦装饰的女鞋现已成功打入意大利、德国等40多个国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美元。

贺斌说,弘扬蜀锦织造技艺最大的困难就是专业设计师的培训不到位。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借用外来美术设计师的力量。只有通过与外来设计师的思维不断碰撞和探索,才能使蜀锦这门传统的织造技艺走得更远。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