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科特迪瓦纺织业:服装约90%来自进口

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 | 作者:中非贸易研究中心 | 时间:2017-02-06 08:53:16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据科特迪瓦纺织业分析显示,目前在科特迪瓦市场销售的服装约有90%来自国外,而中国的面料很受科特迪瓦穷人的欢迎。除此之外,中国还是科特迪瓦最主要的进口面料来源国之一。

科特迪瓦地处西部非洲,农业、水域、森林和矿产等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配套,陆运、海运和空运比较便利,是西非地区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之一。


1、科特迪瓦出口商品概况

科特迪凡政府长期推行“面向出口”的贸易政策,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外贸易保持连年顺差,是西非地区贸易额较大的国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出口商品包括可可豆及派生产品、生咖啡豆、石油产品、石化产品、原木、木材、棕榈油、橡胶、棉花、农产品等。

欧盟国家是科特迪瓦的第一出口市场,科特迪瓦的可可、咖啡、木材、橡胶等产品大量销往这些国家。非洲国家是科特迪瓦第二大出口市场,阿比让是西非贸易、金融中心,也是西非内陆国家的货物集散地。


2、科特迪瓦进口商品概况

科特迪瓦主要进口商品包括大米、食品、轻工、纺织、电器、建材、机械设备等。

科特迪瓦工业基础相对薄弱,90%以上的工业制成品依靠进口,汽车、纺织品、家用电器、五金工具、厨具、餐具、办公用品、生活用品、消费品、医药、食品、建材、机器设备等均需进口。

科特迪瓦是欧洲食品、消费品、中间产品、设备产品的销售市场。。汽车主要从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进口,日本、韩国家电在科特迪瓦市场上竞争激烈。而虽然科特迪瓦是非洲传统农业国家,但每年需要进口大量小麦、大米、肉类、海产品、奶和奶制品,大米主要从中国、泰国、美国、越南进口。


3、科特迪瓦纺织业发展现状

目前,科特迪瓦当地纺织企业中,国营、私营企业兼有,投资者有本土居民,也有海外投资者,属于多元化发展。

科特迪瓦政府相关部门也表达了大力发展科特迪瓦纺织业的强烈愿望,并表示十分愿意学习和借鉴中国纺织业丰富的发展经验和先进技术。

目前,为加大科特迪瓦纺织业竞争力,科特迪瓦政府部门正计划在科特迪瓦北部中心城市建立棉纺织自由贸易区,希望与更多纺织企业接触,并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和入驻。


4、科特迪瓦纺织物市场竞争激烈

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每一个女人都有鲜艳的衣服,阿比让市场上有着成千上万的五颜六色的织物供挑选。

而据分析,目前在科特迪瓦市场销售的服装约有90%来自国外,中国的面料很受穷人的欢迎,高端面料是荷兰生产的。物美价廉的衣服3-10欧元,品牌织物20欧元以上。进口的面料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市场潜力巨大。


5、中科纺织产业合作

今年9月,科特迪瓦工业与矿业部长布鲁·克劳德一行到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双方围绕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情况、科特迪瓦经济发展现状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了未来可深入开展合作方向及领域。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进入了增速放缓、动力转换、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其中也包括布局调整。这两年来,中国纺企积极关注并重视海外投资尤其是非洲投资。

而科特迪瓦是农牧业国,农业经济作物是科特迪瓦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很重要的棉花生产国,年产棉花40万吨。除此之外,科特迪瓦政府在各个领域大力推行改革,鼓励私营企业投资发展,经济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当下,科特迪瓦经济发展形势较好,近5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9%,通货膨胀率为3%,经世界银行评估是全球十个最佳投资国之一。这一切都为中企投资科特迪瓦纺织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据分析,作为西非地区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之一,科特迪瓦纺织市场同样潜力巨大。据悉,目前在科特迪瓦市场上销售的服装约有90%来自国外,而中国的面料很受科特迪瓦当地人的欢迎,中国是科特迪瓦最主要的进口面料来源国之一。而为鼓励中企投资科特迪瓦纺织业,科特迪瓦政府正计划在北部中心城市建立棉纺织自由贸易区,中科纺织产业展现了巨大的合作空间。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