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4种纺纱形式莱赛尔亚麻混纺纱的质量对比

来源:环球纺机 | 作者:环球纺机 | 时间:2019-01-16 11:15:36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1.纺纱品种与原料性能

纱线品种:莱赛尔/亚麻70/30 28tex机织用纱。

纺纱形式:环锭纺、赛络纺、紧密纺、喷气涡流纺。

亚麻纤维:属于韧皮纤维,纤维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脂肪和蜡质等,需要经过脱胶梳理才能在棉纺设备进行纺纱,脱胶后的亚麻纤维粗硬,长度整齐度差,短纤维较多,并伴有麻皮、生麻、并丝、硬条等杂质。我公司采购的漂白麻纤维为半精细化处理的麻纤维,纤维细度达到3000公支。实测纤维主要性能指标:麻纤维平均细度3.84dtex,平均长度31.58mm,倍长纤维率3.89%,短麻率(≤16mm)28.36%,回潮率13.2%。

莱赛尔纤维:是由奥地利兰精(Lenzing)公司开发生产的一种纤维素再生纤维。生产莱赛尔纤维的原料全部为天然材料,对人体无害,而且该纤维可以自然分解,对环境无害、无污染。因我们选择标准型莱赛尔纤维,细度1.3dtex,长度38mm,干强38cN/dtex~4.4cN/dtex,湿强2.6cN/dtex~3.2cN/dtex,干伸长12%~16%。实测纤维细度1.28dtex,细度偏差率-1.376%,长度38.011mm,长度偏差率0.02%,纤维回潮率12.05%。

2.混纺比例的确定

受麻纤维粗硬且短麻率高的影响,在纺纱过程中尤其是清梳工序,麻纤维散失较其他纤维多,根据我们纺麻纺产品的经验,结合亚麻纤维测试指标情况以及设备状态,莫代尔纤维与亚麻纤维上盘前干重混纺比例确定为67/33。

3.工艺流程

4.主要工艺技术措施

4.1 亚麻纤维预处理

需要对亚麻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预处理时,采用分组处理。先配备处理剂:在喷雾器中加入35℃~40℃温水11.7kg,加入672mL的散电灵处理剂,搅拌均匀。称量一组112kg亚麻纤维,利用风机进行开松。将开松好的亚麻纤维平铺在地上,用喷雾器对其进行喷雾处理。对喷过的亚麻纤维进行翻层,再喷另一面,喷完后堆积,然后装入塑料膜袋中,扎口编号,在密闭空间内放置48h后待用。处理好纤维的实测回潮率在25%左右。

4.2 预混和

为了保证莱赛尔纤维纤维和亚麻纤维混和均匀,对以上纤维进行预开松混和。称取莱赛尔纤维纤维225.2kg,过风机开松,将其1/2平铺在地面上,在莱赛尔纤维上平铺一组亚麻纤维(加湿前112kg),然后将开松的另一半莱赛尔纤维铺盖在亚麻纤维上面,然后进行人工混和堆积,再过一遍风机混合,再将混合后的纤维上圆盘。经测试,混合后的纤维平均回潮率14.5%左右。

4.3 清梳联工序

由于对原料已经进行了预开松混和,梳棉以前以混合纤维为主,并适当开松纤维,抓棉打手伸出肋条0mm,保持小车运转率在90%以上;放大开棉机尘棒间的隔距,适当降低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为使混合纤维流顺畅通过输棉管道,需要加大凝棉器的吸风量。同时为防止过度散湿,造成半制品回潮率偏低,车间温湿度控制偏高掌握,温度26℃~30℃,相对湿度65%~72%。开棉机梳针打手速度360r/min,凝棉器风扇速度1400r/min。

由于莱赛尔纤维长度整齐度好,不含结杂,相对易于梳理;亚麻纤维也已经过脱胶和梳理易于分梳,并且亚麻纤维结晶度高,脆性相对较大,在保证梳理的前提下需要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同时排除短绒。梳棉降低刺辊速度,加大锡林刺辊线速比,减少纤维损伤和刺辊返花现象,保证了纤维的转移顺利。锡林速度354r/min,刺辊速度744r/min,锡林刺辊线速比为2.46;为提高纤维分梳度,提高棉网清晰度,调整棉网清洁器除尘刀与锡林隔距为0.3mm,使短纤维易于排除;在保证生条短绒率的前提下,偏紧掌握锡林与盖板间的隔距以及刺辊与分梳板间的隔距。锡林~盖板隔距0.20mm、0.18mm、0.15mm、0.15mm、0.18mm,锡林~刺辊隔距0.18mm,锡林~道夫隔距0.10mm。由于亚麻纤维无卷曲,抱合力差,采用较重的生条定量,设计生条干定量24.0g/5m。经测试,生条棉结在20粒/g以内,短绒率10%以内,主要是短麻纤维。清梳联落物率在6.5%左右,落物中短麻纤维较多。

4.4 并条工序

4种纺纱形式采用同规格的末并熟条。由于麻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差,相对来说短纤维率较高,随着并和牵伸道数的增加,会形成短纤维集聚现象而影响条干。为了保证纤维之间的充分混和,改善条子中纤维结构和降低成纱重量不匀率,并条采用两道并合工艺,顺牵伸配置,按“大隔距、大定量、低速度、小张力牵伸、重加压、强控制”的工艺原则。根据纤维状态及所需达到的质量要求,头道、末道并条在牵伸分配上各有侧重。头并在FA320A型并条机上生产,条子定量24.0g/5m,6根并合,总牵伸6倍,后区牵伸1.9倍。末并在FA322B型并条机上生产,该机配有乌斯特自调匀整机构,采用8根并合,总牵伸8.35倍,后区牵伸1.30倍,条子定量23.0g/5m。两道并条罗拉隔距均为11mm×8mm×20mm,出条速度240m/min。经测试,末并条干CV值3.2%,无机械波。生产的熟条直接供应喷气涡流纺,或进入粗纱机流程供环锭纺、集聚纺、赛络纺生产使用。

4.5 粗纱工序

粗纱机采用四罗拉双短胶圈牵伸,多电机单独传动,调整方便。粗纱工序采用“重定量、小隔距、重加压、小张力、适当大捻度、小后牵伸”的工艺原则。加大粗纱定量,减轻了粗纱牵伸负担,同时利于细纱工序粗纱退绕,减少意外伸长;在细纱不出“硬头”的前提下,粗纱捻系数宜适当偏大,同样可有效减少粗纱在退绕时产生意外牵伸。后区牵伸倍数偏小、前区牵伸倍数偏大掌握有利于粗纱条干;罗拉加压采用200×200×250×150(N/双锭)。为了防止断头并减少粗纱毛羽,对粗纱锭翼、喇叭口抹光,并保持清洁,适当降低粗纱机速度。

粗纱主要工艺:罗拉隔距10mm×25mm×37mm,环锭纺和集团聚纺的粗纱干定量7.2g/10m,捻系数93,总牵伸6.39倍,后区牵伸1.2倍,钳口隔距6.5mm,锭速850r/min。赛络纺是用两根粗纱相隔一定间距喂入同一个牵伸区,牵伸后加捻形成类似股线的一根细纱,粗纱定量应适当减小。我公司所纺粗纱干定量5.5g/10m,捻系数102,总牵伸8.36倍,后区牵伸1.2倍,钳口隔距5.5mm,锭速900r/min。

4.6 喷气涡流纺

采用MVS№861型喷气涡流纺纱机进行纺纱,主要工艺参数如下:熟条定量23g/5m,线速度360m/min,T.D.R总牵伸倍数184倍,M.D.R前区牵伸倍数25倍,喂入比0.96,卷取比1.02,T.R.R(张力罗拉速度/输送速度)140,BR启始率(捻接时后罗拉启始率)107%,卷取角度15°,罗拉距隔距41mm×43mm,空心锭子规格1.2mm,集棉器规格4mm,喷嘴、喷嘴座型号STAR。采用MSC型光电式清纱器,清纱参数比常规产品适当放宽,棉结+230%,短粗节120%×2.5cm,长粗节35%×25cm,细节-30%×25cm;号数偏差±15%×150cm。捻结器捻结长度选择LN2档,采用G2型喷嘴,捻结器打开器开启时间0.65s,关闭时间0.85s;加捻器开启时间1.5s,关闭时间1.65s,在保证捻结部位的强力前提下使外观合格,测试捻结部位强力可达360cN以上,为增加纱线的可织造性,对成纱进行了上蜡,上蜡量0.3%。

喷气涡流纺纺含麻品种时效率较低,平均效率在85%左右,主要原因是纱疵率可达100个/100万m,并且红灯率较高。观察发现主要是细节疵点,分析原因为粗麻、并丝麻堵塞喷嘴造成的细节疵点,并且造成连续生头不合格;在涡流纺麻品种上短纤回花率比常规品种高2个百分点,分析认为是涡流纺特有的排除短绒功能,受麻纤维短麻偏多、末并熟条短绒率稍高的影响,同时在排除的纤维中存在的部分长纤维为切纱接头时的正常纤维。据此,在涡流纺机台纺含麻品种时,需要选择长度长,短麻率、粗麻率、并丝率低的麻纤维原料。结合文中麻纤维含量测试结果,在投料时,需要进一步增加麻纤维的比例。

4.7 细纱工序

细纱分别采用环锭纺、集聚纺、赛络纺纺纱技术进行纺纱。前区采用“紧隔距、小钳口、强控制、重加压”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1.25倍,利于粗纱顺利牵伸。细纱主要工艺参数:设计捻系数380,罗拉隔距18mm×40mm,钳口隔距3.0mm。为降低条干不匀率,加强对纤维的控制,使用邵尔A65度胶辊,使用RS-6939AS型加长固定上销,变速点前移并增加了该处摩擦力界,利于对短纤维的控制。与弹性上销相比,可以明显提高纱线条干水平;车间温度控制在29℃~31℃,相对湿度57%~65%,以减少车间飞花。胶辊加压160×120×160(N/双锭),使用金坛高精密合金钢领,配进口钢丝圈,锭速13500r/min。环锭纺和紧密纺总牵伸28.86倍,后区牵伸1.25倍;赛络纺总牵伸44.09倍,后区牵伸1.25倍。

在纺纱过程中发现,赛络纺和环锭纺纱的风箱棉明显较集聚纺多,除断头率较高的影响外,与前钳口须条宽度有直接相关性。集聚纺的须条宽度最小,用手电筒观察,几乎很少看到被吸棉笛管吸走的纤维,而环锭纺须条较宽,边缘纤维被吸棉笛管吸走的纤维较多,而赛络纺前钳口处有两个宽度稍小的须条,总宽度远远大于环锭纺的须条宽度,观察发现被吸棉笛管吸走的纤维最多。这些情况虽然不至于对牵伸倍数形成较大影响,但对纱线的百米干重却略有偏差。集聚纺重量偏差+0.2%,环锭纺重量偏差-0.35%,而赛络纺重量偏差达-0.95%。千锭时断头率测试,集聚纺最低,为35根/千锭时,环锭纺达到64根/千锭时,赛络纺高达95根/千锭时。虽然集聚纺效率较高,对原料消耗小,成纱质量好,但也为生产带来较大的困扰,主要表现在网格圈方面。由于麻纤维中的麻杂、麻尘较多,在生产中容易糊塞异型管吸风口处的网格圈,一般运行5天左右需要对网格圈全部更换清洗,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并对总体效率有一定影响。

4.8 络筒工序

络筒工序采用“小张力,慢速度”的工艺原则,以减少毛羽增长。络筒速度1200m/min。在清纱参数设计上,既要清除影响布面质量的较大纱疵,又能保留纱线特有的“麻节”效果。主要清纱参数:棉结+280%,短粗节+200%×2.0cm,长粗节+45%×30cm,细节-35%×30cm;捻结工艺采用“慢解捻,快捻结”的工艺,解捻时间0.78s,加捻开始延迟时间0.64s,加捻时间0.06s。经测定集聚纺品种的捻结强力,捻结处的最低强力为390cN,超过纱线最低强力,达到原纱平均强力的80%以上。为了增加纱线的可织造性,对成纱进行了上蜡,上蜡量0.3%。

4.94种纺纱形式的纺纱质量对比

成纱强度试验:采用YG029G型全自动单纱强力仪,测试长度250mm,拉伸速度500mm/min,试验次数18次。

成纱条干试验:采用SY600EH型条干均匀度测试仪,测试纱筒12只。

筒纱毛羽试验:采用YG172A型纱线毛羽测试仪,测试纱筒12只。

麻纤维含量测试:测试方法采用GB/T2910.2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2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亚麻、苎麻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4种纺纱形式的纺纱质量测试结果对比见表1。

5.结束语

纺制莱赛尔纤维/亚麻纤维混纺纱,首先要对亚麻纤维进行预处理,并在上盘前进行预混合。清梳工序在保证纤维分离度的前提下防止对麻纤维的损伤,减少短绒的异常增加。并条采用两道,末并配用自调匀整装置。四种纺纱方式的成纱质量及生产各有特点,集聚纺合喷气涡流纺条干好,粗细节棉结少,尤其是毛羽少,但喷气涡流纺纱比较硬挺,且在生产中麻纤维含量偏低,生产效率较低;集聚纺强力高,断头率低,但容易糊塞网格圈;赛络纺、环锭纺成纱指标最差,但在纱线面料上更能体现麻纤维的风格。总之,喷气涡流纺、集团聚纺纱适合布面光洁面料,而环锭纺、赛络纺更适合比较追求麻纤维风格的粗犷型面料。在麻纤维含量较高时,即使追求麻纤维风格,原则上也不提倡采用赛络纺的纺纱形式。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绸都网抖音号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