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逐渐陷入“库存怪圈”?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女装档口网 | 时间:2017-03-19 11:30:3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6年A股上市的40家服装企业]存货总量高达348.5亿元,为净利润逾七倍。一位服企高管坦言:“目前服装企业消化这些库存至少需要3年时间,但销库存背后还需要利润支撑,财务报表一难看,银行就会跟在后面催债,所以,越来越多服装企业正步入库存怪圈。”

商品积压现象对服装企业而言,既影响公司运营的现金流,也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和获利成本,拉长产品的周转周期,从而降低公司的整体利润。

其中以维格娜丝女装品牌为例,2016年由于维格娜丝调整运营策略,导致库存高企,公司上半年应收账款和短期借款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涨,但货币资金下降了65.7%;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对比上年同期下降63.48%。有私募分析师表示,在应收账款增长的情况下,维格娜丝短期借款增加,而账上现金减少,经营现金流还为负数,显得有些不正常。

由于利润大幅被侵蚀,维格娜丝开始大幅收缩门店。半年报显示,2016年维格娜丝关闭店铺47家,加上2015年关闭的139家,公司上市一年多关店铺数量186家。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服装企业逐渐步入库存怪圈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定位阶段

商品定位模糊与市场脱节,商品在制造前进行定位,是为了将商品特有化,区别于市场上其他同质类商品。商品定位模糊将找不到市场的入口和消费群体,导致销售结果不佳,最终形成库存堆积。

另一方面商品同质化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面临有限的市场容量,集群内部企业往往竞相偷工减料、生产伪产品以次充好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竞争优势。这些行为最终将在区域品牌原产区域内形成巨大的“柠檬市场”,严重损害区域品牌形象,无法切割市场份额,导致产品滞销。

2.生产环节

近几年,服装生产各项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人工成本,连续每年10%以上的增长,给企业带来很大生存压力。而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工成本是非常的敏感。较高的成本,及追求不实际的空间利润,而使得销售价格超出目标客群的承受能力,导致商品价高于实。

质量把控不到位,缺乏质量意识、忽视质检、无节制的成本控制、技术人才的缺乏将导致服装产生质量问题,这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影响商品口碑。若在生产中的某个环节出了纰漏,延误约定交货期,这可能意味着商品刚一上市,就即将面临打折清货的命运。

3.市场阶段

在上市阶段,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既定价格带没能覆盖目标客户群,走量款和利润款价位差不合理。新品分散上市,每个批次布局系列感不强,组数少,没有推广或没有推广主题。不能形成视觉冲击力的产品,难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4.销售过程

一线销售人员往往未经市场调查,以个人观念评定货品的优劣,只顾推销其心目中的畅销款,而冷落其眼中的滞销款。畅销款断码,是一项极易出现的现象,到了季末退仓时,畅销款就冒出许多断码的库存来。当然由于补货的时机判断失误或补货时间过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下的市场需求及时度,导致商品无法及时销售。

5.其他因素

流行风尚转变,市场环境恶化,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渠道模式单一。

女装平台档口网认为,对于中小型服装企业而言,库存积压往往是致命的。作为变现模式相对较为灵活小型服装企业而言,通过一件代发等有效经营策略,绕过库存环节,将有效避免因库存积压而产生的资金链断层风险。

服装作为季节性的产品,若错过最佳的销售季节,极易造成库存压舱。对于大型服装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花费两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全消化这些商品库存。同时商品积压会占用大量资金处理库存,这个过程将使企业面临巨大的亏损和利润流失。综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部分服装公司陷入现金流断层和经营危机原因。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张晓莉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纱师弟微信

新闻热线

0512-63086536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纺织通英文APP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