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产业观察>>正文

棉花好似春运票 击鼓传花听政策

来源:吴法新 | 作者:吴法新 | 时间:2016-07-25 08:14:46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棉花市场已经成了不着不扣的“政策市”。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大牌棉花行业的分析师们的报告中,结论部分总是要附带一句“..当然最后还是取决于国家的抛储政策”。所有的基本面和技术面,都要让道给“政策”。在政策市中去博傻,除了需要资金实力和眼光,还需要还要                                                “朝中有人”。奉劝纺织行业的企业家们一句话:朝中无人莫去博傻;安心生产不要心贪。
  现在看来,储备棉花的抛储操作有点像春运期间抢车票。大家想春节回家心切,“铁道部”却把一部分的热门路线的车票卖给了黄牛党,而黄牛党再加价,然后卖给真正的乘客。你肯定有体会:有些热门路线的车票,即使车站的窗口不卖了,黄牛也可以有办法给你搞到票,更为惊奇的是,等你上车后,居然发现车厢里还有大把的空位置,于是你开始怀疑人生了。中国棉花市场的特点是大量的棉花在国库里躺着睡大觉,但是棉纺厂却在等米下锅,如果管理层再加开一条专为在校大学生的“春运售票专线”(纺织企业拍储专场)让纺织企业直接参加拍储,这个措施并非难做到,这也马上就可以缓解纺织企业被黄牛们“掐着脖子喂食”的状况,开设“纺织企业专场”,如此会不会大家都会好一点呢?但是这样一来,黄牛们手中的棉花怎么办呢?“铁道部”是保护黄牛党呢?还是保护黄牛党呢?还是保护黄牛党呢?开动你的形象力吧。
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棉花价格到了这个崭新的高度,连“老司机”都开始感到不可思议了。最近不断的有人问我,棉花价格还会不会张,我的回答就是,如果你不买进去,棉花价格就长给你看,但是如果你大量买进去,棉花价格就马上掉头。凡是投机市场都有这个特点,机构高位培养跟风盘,股市也是这个道理:行情“红不红”在于散户“跟不跟”。
  坦率地说,即使是没有“收储-抛储”政策,纺织厂也是可以找到活命的办法。前几年,国家无限量收购收储而造成“天下无棉”的状况,纺织厂不也咬着牙挺过来了嘛。现在计划是200万吨出库,如果“加开售票窗口”,抛储延长一个月时间到10月底,总计300-400万吨的国储棉出库,市场上就应该不怎么缺棉花了。大部分的棉纺厂采购原料是生产自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次出售,但是贸易商“一致行动”囤货,就将使得棉花成了一场“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搏傻游戏的玩法就是,只要敲鼓声不停止,游戏就会继续热闹下去,总有人会接下一棒。棉花价格一路涨上去,政策市中“政策”就是击鼓声,鼓声结束,等到最后一个接棒者出现,游戏也就结束。至于何时击鼓,什么节奏击鼓,何时鼓声停,这些非市场因素所能决定,要看“春运”的行情而定,要看背后“老大”的意思而定。因此,再奉劝大家一句:朝中无人,莫去博傻。
  据某个“权威人士”说,纺织行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我对此深深表示怀疑,上游的棉花价格是国家说了算,加上那些各种关系户和黄牛党,他们霸占着“售票窗口”,纺织行业怎么会是“市场化最高的行业呢”,纺织行业国退民进很多年了,可是结果呢?做个简单的试验,你接了棉纱的订单,想买优质棉花,你去试试看,你将会发现,市场上的棉花价格很高,国库里也有很多棉花在睡大觉但是出不来,保税仓库也有很多进口棉花躺着睡大觉但是没有配额不能清关,总之,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就是不能按照市场原则直接去“窗口买春运票”(大企业有特别通道),黄牛手中有棉花,进口配额也是有半公开的交易市场的,难道我们的管理层真的不知道?难道管理层是闭着眼睛做决策?不会这么“盲”吧。棉花价格的高和低是由市场刚说了算,而不是任由高层管理者胡乱臆断。很多事实表明,纺织企业最大的风险和损失就是“轻信管理层的话”。
  我本人绝对不是“低棉价论”的拥趸。相反,只要市场能够接受,自然而然的就希望棉花随之水涨船高,我们国家的财政支出就可以少一点损失了。 当年31000的棉花买回来纺纱还能赚钱,可是如今13000的棉花买回来纺纱还亏钱,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四个字:市场预期。其实,纺织企业并不担心高棉价,企业担心的是政策变化。政策的“鼓声”毫无章法,乱敲边鼓,乱弹钢琴,反复出台“打脸”政策。想当年,棉花行情火爆,下游客户按照31000核算价格,可以接受高价棉纱,但是现在下游一片低迷,市场客户只能接受棉花12000元的原料定价基础,最近棉纺厂普遍反映13500元买回来的棉花纺纱每吨亏1000元再销售棉纱,时间久了,企业真是承受不了,要不就干脆杀鸡取蛋,直接把棉花卖掉还能挣点钱,但是这样一来,工厂停工,工人流失,社会不稳定,这样就真的很好吗?
  还是南方的老板脑子精明,江浙一带的纺织厂早就开始了产品转型,纺织品对棉花的依存度逐步在降低,化纤,混纺和功能性纤维的比例已经大大增加,有的老板干脆就把工厂搬到国外去了。任何市场要看“老大”的脸色行事,就不再是市场经济所为,而“老大”身边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黄牛党”从而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南方的纺织大型企业在海外建厂,很大一部分是出于无奈,“老大心思太难猜,申请优惠代价太高”,其中的苦楚,纺织行业的企业家们大家懂得。
  中国纺织行业存在两个毒瘤,“原料垄断”和“进口配额”,只有这两个“毒瘤”被割除,中国纺织行业还是有希望复苏的。否则,下游棉纺厂倒闭关门了,上游棉花企业也会跟着遭殃,此所谓唇亡齿寒。可行的补救办法之一(延长抛储时间,取消进口配额),就是延长抛储到十月底,这在时间窗口上刚好补上陈棉花和新棉花之间“青黄不接”的缺口,今年的新棉花运到纺织工厂投入使用,估计要到10月底或者11月中旬。当初抛储200万吨的需求预期如果有偏差,那就干脆的大大方方地“修正”一下也无妨啊,抛储量达到350-400万吨又何妨?反正还能马上轮入的嘛。美国的USDA为了忽悠中国的农产品买家上当,不是经常“修正”他们的预测数据的吗?
  任何商品到了国家战略储备的高度,就需要动用纳税人的血汗钱了。 储备政策的出发点是“备战,备荒,为人民”。我个人的理解是:
1)备战:应付突发性的需求增加,例如战争导致战略物资消耗量猛增;
2)备荒:应付突然间的供应短缺,例如天灾导致棉花减产;
3)为人民:国家动用公众资源的储备政策为纳税人买单,受益者应该是最一线的普罗大众,而不能是商人或者利益集团。
  但是,如今的现状呢?大家心知肚明,不往下说了。这次储备棉花出库显然不是出于对拯救纺织行业的角度出发,目前纺织企业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被人“掐着脖子喂食”,以前最听话的孩子们都快忍不住了,所以才有几个纺织大省的棉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下属企业给国务院有关部门“上书”事件的发生。本次有关方面允许“棉花黄牛”参加拍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国家政策异化成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币”的一门生意,不得不说是政策实施方面的一个重大的瑕疵。
  顺便讲一个真实的笑话:我们大家最近是不是都在病诟管理层说话出尔反尔,说好的三月份抛储推迟到五月份,人为造成出货的“堰塞湖”。但是有趣的是,你有没有发现,公历5月3号刚好是农历的三月二十七,这样看来“三月份抛储”也还没错啊。所以我说,在政策市中博傻,使得那些基本面和技术面专家们的分析统统失灵。江湖上,老大“江湖号令”就是游戏中的“鼓声”。但是要你去猜高层管理者的心思,这可就是个世界级的难题啦,无论用FBI读心术,还是雇一个哈佛毕业的高材生,谁也都猜不准,50/50的胜算都做不到:抛储日期是公历三月份呢,还是农历三月份呢?还是农历三月份呢?还是农历三月份呢?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张强

东纺云APP

绸都网微信

布工厂微信

纱师弟微信

新闻热线

0512-63086536

商务合作

0512-63506703

纺织通英文APP

推广热线

0512-63599692

传真

0512-63506703

知识产权保护与咨询:QQ713892624 电话:0512-63482602(吴江)、0512-63554078(盛泽)

苏州绸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04-202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323 网站备案号:苏B2-20090135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0442号| 国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国家财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软件企业